众力资讯网

比理想L9 灵活?腾势N9 ,蟹行停车 + 云辇 - A,40 万内拿下

40 万六座 SUV 扎堆,腾势这波改款玩的啥?这两年家里人多的朋友肯定发现了,40 万上下的六座 SUV 越来越多,尤
40 万六座 SUV 扎堆,腾势这波改款玩的啥?

这两年家里人多的朋友肯定发现了,40 万上下的六座 SUV 越来越多,尤其是三孩家庭,既想装下全家又要坐得舒服,挑车时真得犯嘀咕。就在大家对着几款热门车对比来对比去的时候,腾势N9 突然搞了波大动作 ——3 月份刚上老款,才过半年就改款了,关键是价格没动,还是 38.98 万到 44.98 万那套,配置反而加了不少。

身边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都问我:这 “增配不加价” 是真划算,还是换着法子搞宣传?咱不看厂家那些花哨说法,从平时用车的角度好好掰扯掰扯。新款非常明显的变化是能选双色车身了,内饰多了个 “金山棕” 配色,坐进去确实比老款看着有档次些。车内屏幕也没缩水,17.3 英寸的 2.5K 中控屏和 50 英寸 AR-HUD 都是标配,开车时调个空调、看个导航,点一下就有反应,不用费劲找按键。

但买车不能只看这些表面东西,真正影响开车坐车的,还得是车壳子里的家伙事儿。新款 N9 非常让人在意的就是以前高端车型才有的 “云辇 - A” 和 “易三方” 技术,现在全系都配上了。加上本来就不错的动力续航,这波升级到底值不值,还得看实际开着用着怎么样。

坐进去才知道:空间够不够全家造?

对六座 SUV 来说,空间绝对是硬指标。新款 N9 尺寸没改,长宽高还是 5258x2030x1830 毫米,轴距 3125 毫米,这个数据在同类型车里算说得过去的。实际坐进去感受才真切,3125 毫米的轴距没浪费,第二排和第三排的腿都能伸开,不会觉得蜷得慌。

第一排

第二排

第三排

我特意找不同身高的人试了试:1 米 8 的汉子坐第一排,头顶离车顶还有一拳多距离;换去第二排,调完座椅靠背,腿部能留出两拳空隙,跷个二郎腿没问题;再去第三排,同样 1 米 8 的人坐进去,膝盖不会顶到前排座椅,靠背还能调角度,长途坐俩小时也不会觉得憋屈。这一点对家庭用户太重要了,以前不少六座车的第三排只能应急,成年人根本坐不住,N9 这点做得还算实在。

座椅的玩法也多,能调出 800 多种组合模式,日常用着特别灵活。比如全家去露营,把二三排座椅放倒,铺个垫子就是张临时大床,孩子能在上面打滚;带俩娃出门,第二排装两个安全座椅,第三排的人进出也不费劲;要是周末去建材市场买些大件,把第三排收起来,后备箱能塞下 6 个登机箱那么大的东西,实用性确实强。有个车主提车满月跑了 1100 公里,说不管是市区接送孩子堵车,还是高速开三四个小时,家里老人孩子都没喊过挤。

豪华感方面,除了新出的 “金山棕” 内饰,细节上也能感受到用心。座椅材质摸着手感细腻,加热、通风、按摩功能都有,冬天上车不用等座椅捂热,夏天也不会一屁股汗。第二排有独立小桌板,孩子路上写作业、大人放笔记本电脑都方便,第三排还装了侧窗遮阳帘,夏天太阳大的时候拉上,后排不会晒得晃眼。中控的大屏反应挺灵,跟用手机似的,点哪到哪,加上 AR-HUD 能把导航投在挡风玻璃上,开车时不用低头看屏幕,确实省点心。

开起来咋样?那些 “黑科技” 真能用得上吗?

光坐着舒服还不够,开车的人得觉得顺手才行。新款 N9 主要的升级,其实都在开起来和停车的体验上,也就是 “云辇 - A” 和 “易三方” 这两套技术。之前我也担心这些听起来高深的配置是噱头,试过之后才发现确实有用。

有媒体特意开着它跑了 490 公里,高速、市区窄路、乡村碎石路都试过,总结下来就是 “灵活”。这台车长 5.2 米的大车,转弯半径居然只有 4.65 米,比有些小一号的 SUV 还好转弯。有个车主在北京胡同里试过 “圆规掉头”,按一下按钮,车轮自动调角度,一把就转过来了,旁边路人都看得挺好奇。更实用的是 “蟹行” 功能,侧方停车的时候,轮胎能斜着动,车子像螃蟹一样横着挪进车位。小区里的车位大多很挤,以前停车得来回倒好几次,生怕蹭到旁边的车,现在有了这个功能,新手也能轻松停进去,对怕刮蹭的朋友太友好了。

过不好的路面时,“云辇 - A” 的作用就显出来了。它能提前扫描路面的坑洼,然后调整悬架的软硬。我特意找了段碎石路试了试,以前开别的 SUV 过这种路,车身 “哐当哐当” 颠得厉害,杯子里的水都洒出来,开 N9 的时候,车里只有轻微震动,坐着挺稳当。后来查资料知道,这套系统还帮 N9 在鱼钩测试里跑出了 180km/h 的成绩,不过咱日常用不上这么极限,但高速上遇到前方车辆突然变道,能明显感觉到车身很稳,不会晃得慌,这背后就是这两套系统在调整车轮的动力分配。

刹车方面也得说说,这台车本身不算轻,开的时候得注意刹车距离,尤其是高速上要提前预判。好在刹车脚感很线性,踩多少有多少,不会踩轻了没反应,踩重了又猛点头,新手也能控制得住。有次我带着家人跑高速,遇到前车急刹,一脚踩下去车子稳稳停下,后排老人孩子也没往前冲,这点让人挺踏实。

动力和续航:925 匹马力日常能用吗?

买新能源车,动力和续航是绕不开的话题。新款 N9 用的是 2.0T 插混系统,综合马力 925 匹,零百加速 3.9 秒,光看数据觉得挺猛,担心日常开着太冲,家里老人孩子坐不惯。实际开下来发现多虑了,它的加速很线性,踩油门的时候不会突然窜出去,就算深踩油门超车,动力也是慢慢加上来的,坐着很稳。

续航表现也让人放心,CLTC 纯电续航 230 公里,平时上下班代步,单程 20 公里的话,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不用天天找充电桩。要是全家长途自驾,综合续航能到 1330 公里,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途充一次电就行,不用总为续航焦虑。有个车主跑了 300 公里高速、800 公里市区,实际续航和表显差得不多,没有虚标的情况。这车还能外放电,露营的时候煮个火锅、给电烤炉供电都没问题,全家在郊外吃顿热乎饭,挺方便的。不过有一说一,外放电的时候得注意电量,别用完了影响回程的续航。

对比理想L9、问界M9:该怎么选?

聊到腾势N9,肯定得提理想L9 和问界M9,这三款车是不少家庭的备选。咱不吹不黑,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大家可以按自己的需求选。

理想L9

理想L9 的价格在 37.98 万到 43.98 万,和 N9 差不多。它的优势在座椅舒适性上,用的 Nappa 真皮,摸起来质感不错,加热、通风、按摩功能也都有,后排还有吸顶屏,孩子坐车的时候能看动画片解闷,要是家里孩子小,这点可能很吸引你。不过它没有 N9 那套底盘和转向技术,要是你自己喜欢开车,在意掉头、停车的灵活性,可能会觉得不够顺手。

问界M9

问界M9 在智能交互和座舱体验上有自己的特色,车机系统的功能比较丰富,要是你平时开车喜欢用各种车机功能,可能会觉得它更合心意。但和新款 N9 比,它没有 “云辇 - A” 和 “易三方” 这些配置,要是你经常走不好的路面,或者对停车灵活性要求高,可能会觉得差点意思。

腾势N9

其实这三款车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你的需求。追求座椅舒服、后排娱乐功能多的,可以去看看理想L9;在意座舱交互体验的,问问界M9 也行;要是想兼顾全家舒适和开车灵活,新款 N9 的这些升级可能更对你的胃口。

车主说实话:40 万买它值不值?

比起厂家宣传,真实车主的反馈更有用。有个车友提车满月,跑了 1100 公里,高速、市区都开了,说 “四十来万挺值的”。他很满意的是空间和动力,全家五口人出门一点不挤,高速超车的时候踩油门就有劲儿,很有底气。

不过也不是没缺点,这位车主说车子有些小毛病,比如车门偶尔关不严,但都在能接受的范围里。还有试驾过的人说,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希望后续能通过升级优化一下。这些小问题虽然不影响正常用车,但确实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从市场情况看,现在 40 万级六座 SUV 已经不是比谁配置多了,而是比谁的配置更实用。新款 N9 “增配不加价”,其实是想用这些技术配置做出不一样的地方。毕竟 “冰箱彩电大沙发” 很多车都能做到,但能把 5.2 米的大车做得这么灵活的,目前确实不多见。

选车提醒:别光看参数,一定要亲自试

给准备买车的朋友提几个实在建议:

要是你家里人多,经常全家出门,自己又喜欢开车,在意停车、掉头的灵活性,一定要去试试新款 N9。重点体验下 “蟹行” 停车和过颠簸路面的感受,看看这些功能是不是真的符合你的需求。试驾的时候别光听销售说,自己多动手试试,比如调调座椅、试试车机,感受才真实。

要是你更看重座椅舒适性和后排娱乐,理想L9 可以去坐坐看;要是对座舱的交互功能要求高,问界M9 也值得试驾对比。

选车忌讳只看参数表,那些数字看着再好看,不如亲自体验来得实在。一定要在各个座位都坐一坐,尤其是第三排,坐半小时感受下腿部会不会酸、腰部有没有支撑;开一段路试试,看看转弯、刹车顺手不顺手;再试试常用的功能,比如导航、空调,看看操作方不方便。

一辆车要陪你好几年,日常通勤、家庭出游都得用,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开车坐车的心情。不用听别人说哪款车 “好”,只有适合自己用车习惯和需求的,才是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