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被丢在高速服务区,这事儿搁谁身上,谁能不懵?
云南的李女士就碰上了这糟心事儿。
4月21日凌晨,楚雄程家坝服务区,夜黑风高。
李女士孤零零地站在那儿,身上还带着赶飞机的风尘仆仆,心情却跌到了谷底。
你说她图啥?
从大理到昆明,为了方便省钱,约了个滴滴顺风车,结果半路被司机给“甩”了,这滋味,真不好受。
时间倒回到4月20日晚上,李女士的朋友给她约了辆滴滴顺风车,牌照是云A开头的黑色丰田。
一开始还挺顺利,司机也客客气气,说好高速费大家分摊。
可开了没多久,车子突然靠边停了,旁边来了辆云L牌照的车。
还没等李女士反应过来,行李就被搬走了,丰田车司机让她放心跟云L的车走就行。
这搁谁,谁能放心啊?
可第二天要上班,没辙,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车,车上还坐着两男一女。
结果,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半路上,司机就开始问车费的事儿,李女士说已经在平台付过了。
你品,你细品,这司机就开始打电话,一口方言,李女士也听不懂,反正感觉不太对劲。
果然,订单被司机私自取消了,钱也退回来了。
朋友赶紧提醒她,这换车的事儿司机事先都没说过,让她到了目的地再给钱。
这还没完,这司机开车的时候,那叫一个心不在焉,手机就没离过手。
后排乘客好心提醒他注意安全,人家根本不当回事儿,还说“这条路很熟悉”。
凌晨一点左右,到了程家坝服务区,司机又开始要钱了,非得让李女士线下支付。
李女士也是个硬茬,为了自己的安全,态度强硬地表示,车是在平台约的,只能通过平台支付。
结果,司机直接把李女士的行李扔下了车,一溜烟跑了。
李女士赶紧报警,警察来了之后,车早就没影儿了。
这地方离昆明还有140公里呢,你说这叫啥事儿?
李女士只能在加油站拦了辆车,凌晨三点多才回到昆明。
事后,李女士向滴滴平台投诉,一开始平台说补偿100元代金券,限制涉事司机每天的接单数。
这态度,你说敷衍不敷衍?
后来又说给500元现金,但这事儿能用钱解决吗?
更让人无语的是,李女士后来才知道,这涉事车辆已经在平台注销了。
你说这平台,审核都干啥去了?
还有知情人士爆料,这司机之前就被投诉过好多次,说他服务态度差、绕路啥的,但平台也没管。
这不就等于埋了个雷,等着炸吗?
这事儿一出,网上也炸开了锅,不少网友都说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深夜被司机扔在荒郊野外的。
你说这顺风车,到底是顺心还是闹心?
李女士这事儿,还真不是个例。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新闻,2023年10月,上海的王女士也是坐滴滴顺风车,因为和司机吵了几句,就被司机赶下车了,离目的地还有十几公里呢。
你说这司机,脾气也太大了点吧?
更让人气愤的是,李女士打12328投诉,人家说顺风车不属于道路运输经营活动,让找法院解决。
这意思是,出了事儿,平台不管,政府也不管,只能自己认倒霉呗?
你说这事儿,平台就没责任吗?
审核不严,监管不到位,出了事儿就想用钱打发,这态度能让人满意吗?
律师也说了,李女士可以收集证据,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这事儿对她的心理打击太大了。
现在,滴滴平台也说了,要加强顺风车安全管理,但具体措施还没公布。
你说这承诺,能信吗?
顺风车,说白了就是个互助行为,但现在都变味儿了,成了某些人赚钱的工具。
平台为了赚钱,降低门槛,放松监管,最终受害的还是乘客。
李女士的遭遇,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能坐正规的出租车,就别图便宜坐顺风车;实在要坐顺风车,也要提高警惕,随时保持联系,遇到不对劲的情况,及时报警。
至于滴滴平台,也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别光想着赚钱,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是王道。
出了事儿,再多的公关也挽回不了人心。
希望李女士能早日走出阴影,也希望类似的事件不要再发生。
深夜独自被扔在高速服务区,想想都后怕。
安全出行,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