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食品中充满了科技与狠活,连盲道也用上了“遥遥领先”的科技材料。
相比盲道被占用、盲道少这些问题,河南濮阳居然连盲道本身都是假的。
01 多地“盲道”露出破绽
昨日,河南濮阳网友发视频表示,在新修不久的道路上,盲道贴纸竟然脱胶,市民捡起后发现是贴纸。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道路上的地砖贴有两条黄色的盲道,背面的胶水都已经干了,仅有一层皮,像贴纸一样一撕就掉。
2023年12月3日,濮阳市城市管理局回应此事,该局无法受理此事。目前此事已登记,将交由相关职能部门核实跟进。
其实盲道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各地造假可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早在10年前的2013年,媒体就报道了深圳市宝安大道的人行道上,不到300米的盲道有7处用黄色油漆像打“补丁”一样刷出来的盲道。
这些用黄色油漆“刷”出的盲道有的是在有凹凸纹路的盲道上刷,有的干脆就在平滑的地面上刷。
之后盲道造假的技术不断创新,2015年,武汉用胶水粘贴塑胶盲道引发了热议,网友直言这就是糊弄。

一条百米长的盲道,都是用胶水粘贴的。车过人踩没几天,盲道就脱胶了。
2021年,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了,浦东新区高科西路上的汤家浜桥桥两侧的“摆设”盲道,竟是用盲道塑面贴贴在道路上。

许多塑面贴歪斜、脱胶,起不到盲道的作用,沦为了摆设。
2022年吉林学起了深圳十年前的经验,天津街某大厦门前路段盲道竟是用黄色油漆画的。

原本的灰色盲道部分被划成车位,一旁画上黄线“冒充”盲道。
网友吐槽称盲人能看到颜色吗?糊弄盲人糊弄出了新高度。
就在一个月之前,上海又被爆出塑胶盲道贴片脱落的情况,事发地点还在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周边。

更搞笑的是,这一段路上一部分用的是盲道砖,一部分用的贴纸,可称得上是多种材料盲道混铺新科技。
脱胶的盲道贴片散落在马路上,已经持续了半年无人修缮,路过的行人如果不仔细观察都会踩到滑倒。
02 假盲道背后的真糊弄
盲道事关盲人的出行安全,使用贴纸如果没有隆起,那就只是摆设。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要求城市主干路、主要商业区等无障碍需求比较集中的区域的人行道,应当按照标准设置盲道。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盲道可分为混凝土盲道、砖石盲道、金属板材盲道和塑料盲道,盲道需要满足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要求。
十多年之前,一般采用混凝土和砖石盲道,优点就是与道路一体性好,非常牢固。
但是由于很多道路设计之初没有预设盲道,为了避免加装影响道路正常通行,才出现了盲道贴板。
一般的工艺是将金属板材或是塑料材料干挂到地面上,但仍然需要专业施工人员。

为了将成本降到最低,很多地方就用强力胶(环氧树脂)搭配塑料材料的方式。
更有甚者,直接糊弄人,粘一些不合格的材料,或是直接粘上贴纸,欺负盲人看不见。
假盲道乱象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施工单位和官员的合谋,层层转包贪污后施工费所剩无几,施工单位只能糊弄。
另一方面就是地方财政困难,有限的资金只能都花在面子上,作为弱势群体的盲人的利益被牺牲。

假盲道会将出行的盲人置于危险之中,连盲道都用贴纸去做,造假真是毫无底线。
盲道是供盲人群体行走的路线,无视盲人的困难,才会出现假盲道。
很多地方在规划中就没有考虑盲人的需求,之所以修建盲道是为了参与创城,起心动念就有问题。
从盲道之“盲”,可以看到,一些人,嘴上喊着为人民服务,却从不落实在行动上。
对待弱者的态度最能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文明与野蛮的本质区别就是,对待弱势群体是同情和慈善,还是冷漠甚至是贬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