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你追求的“终极自由”,恰是他们的终极陷阱。

被标签绑架的人生你有没有算过,一天之内,你会看到多少个“轻奢”、“小众”、“限量”的标签?走进电梯,屏幕上告诉你背什么包

被标签绑架的人生

你有没有算过,一天之内,你会看到多少个“轻奢”、“小众”、“限量”的标签?走进电梯,屏幕上告诉你背什么包才能融入精英圈;打开手机,博主们教育你喝什么咖啡才不算白活。我们像集邮一样搜集这些闪闪发光的标签,迫不及待地贴在身上,生怕慢了一步,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

可是,当你背着三个月工资换来的包包,坐在网红咖啡馆摆拍时,有没有那么一瞬间,突然不认识镜子里那个被标签贴满的人?

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前两天我有个95后的同事辞职了。临走前她跟我说:“姐,我撑不下去了。每个月都要买新款,不然在姐妹群里根本插不上话。工资永远追不上出新款的速度,真的太累了。”看着她黑眼圈和手里那个崭新的轻奢包,我突然明白了——我们不是爱上了那些商品,我们是害怕被孤立,害怕不被认可,害怕在没有坐标的世界里迷失自己。

那些标签背后的生意经

说到轻奢,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听起来优雅从容的词,背后藏着多少年轻人的焦虑。我最近看到一份报告,说的是那些买轻奢的人里,大部分都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拿着不算太高的薪水,却愿意为一个小小的logo省吃俭用好几个月。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你以为追逐小众就是在反抗主流?真相可能会让你失望。有数据显示,超过六成所谓的小众品牌,背后站着的都是那些你耳熟能详的大集团。他们精得很,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个性,就特意打造出各种“小众”的马甲,等着我们往里跳。

当生活变成表演

想想看,我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早上必须手握某品牌的咖啡才能开启一天,因为朋友圈都在晒;周末一定要去网红店打卡,不然这周就像白过了;就连穿衣服也不再是为了舒适,而是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

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变成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每个场景都要找好角度,每件物品都要凸显品味。表演给谁看?给朋友圈里的观众,给那些可能根本就不在乎我们的人。

找回那个真实的自己

还记得小时候吗?那时候我们的价值很简单——考试考得好,跑步跑得快,画画被老师表扬。这些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都被一个个冷冰冰的价格标签取代了。

我有个朋友最近做了个实验:三个月不买任何带有明显logo的东西,不追任何网红产品。最开始她觉得很焦虑,生怕被圈子抛弃。但慢慢地,她发现真正在乎她的朋友,根本不在意她背什么包。现在她用省下来的钱学陶艺,每次看着自己亲手做的歪歪扭扭的杯子,都比从前买任何一个大牌包都开心。

醒醒吧,别再被标签绑架

说真的,这个世界上最可笑的事,就是我们拼命工作赚钱,然后再把这些钱拿去买一堆标签来定义自己。仿佛不通过这些明码标价的东西,我们就说不清楚自己是谁了。

你看看那些真正活得精彩的人——那个能把白菜炒出肉味的食堂大叔,那个总能讲出好玩故事的出租车司机,那个默默资助贫困学生的邻居阿姨。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买过什么轻奢品,但谁又能说他们的人生不够丰富呢?

你比你买的东西珍贵得多

记住这句话:你用的东西可以标价,但你的价值不需要。别让那些闪闪发光的标签,遮住了你本身的光芒。在这个人人都忙着给自己贴标签的时代,做个撕掉标签的人,才是最酷的活法。

毕竟,人生不是一场购物节,不需要靠凑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你不再需要借助外物来告诉别人你是谁的时候,你才真正活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