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流动的中国,不变的情思

在重庆一列飞驰的“火锅专列”里,素不相识的旅客们因车厢上“鸳鸯是最大的妥协”“微辣是最后的底线”这些火锅热梗相视而笑,瞬

在重庆一列飞驰的“火锅专列”里,素不相识的旅客们因车厢上“鸳鸯是最大的妥协”“微辣是最后的底线”这些火锅热梗相视而笑,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2025年的国庆中秋双节,全国预计将有23.6亿人次踏上旅程,在八天长假里寻找团圆与欢乐。这是一个国家规模的迁徙,也是一次情感的集中释放。

01 八天长假,亿万人的情感迁徙

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交通运输部预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数以亿计中国人对团圆和探索的渴望。

自驾出行将达到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这些飞驰在公路上的车辆,承载着的是赶回家吃团圆饭的儿女,是带着孩子去看望祖父母的父母,是渴望探索世界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铁路旅客发送人数预计超2.19亿人次,将创历史新高。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920万人次,同样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每一次出行背后,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情感故事。

02 创意文旅,情感连接的新场景

这个双节,各地文旅部门精心策划,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新场景,为人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了新颖的舞台。

重庆的“火锅专列”直接在地铁3号线打造了一个移动的火锅产业博览会。车厢内布满的火锅热梗,展现出重庆鲜活滚烫的城市性格。

北京则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推出24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

居庸关长城将举办“居庸山月”中秋晚会,邀请市民游客在长城脚下共赏一轮明月。千百年来见证烽火与离别的长城,今夜将成为团圆的见证者。

福建省推出了1800余场活动及300余项惠民措施。从国庆中秋假期至10月底,刘若英、王源、张学友、五月天、周深等知名艺人将在福建开唱,打造歌迷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文旅体验。

陕西也不甘示弱,精心策划推出国庆、中秋假期文旅主题活动946项2536场、秋季旅游线路102条、文旅惠民措施109项。

这些创意场景不再是冰冷的旅游设施,而成为了情感连接的催化剂。

03 传统文化,情感认同的永恒纽带

在追求新奇体验的同时,人们也在传统中秋文化中寻找情感的根源。

陕西省以“团圆 传承 文明”为主题,通过“非遗展演+民俗互动+文明实践”的形式,广泛开展非遗展演、非遗美食品鉴、非遗好物促销、非遗民俗体验等活动141项。

西安市将举办第三季非遗购物月暨第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创研发展示活动,邀请7所院校设计展示非遗文创产品,开展非遗手工制作、技艺体验活动。

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热度持续攀升。这种趋势反映了人们对文化根源的追寻,在古物与古迹中寻找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国图文创馆北京商业首店开业,推出“礼出东方”婚庆系列,依照古代婚礼中的习俗,制作成却扇、杯子、梳子等精美产品。

这些产品之所以受到市场欢迎,是因为它们触动了现代人对传统仪式感的向往,对庄重情感的珍视。

04 惠民措施,温暖人心的情感支持

这个双节,各地政府和企业也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措施,为人们的情感出行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通过陕西文旅惠民平台、陕西文旅惠民商城发放总价值2200万元的文旅惠民券20万张。

福州开展“有福之州全民惠游”2025文旅消费季活动,集结177家福州优质文旅商户,通过携程平台发放福州市星级饭店、备案民宿、A级景区门票消费补贴364万元。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各地陆续出台了扩大文旅消费专项政策,将在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

这些惠民措施,降低了团聚的成本,让更多人能够无忧无虑地享受节日的温暖。

05 新消费模式,情感表达的创新形式

这个假期,一些新的消费模式正在形成,它们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情感表达的新形式。

“票根经济”成为国庆中秋假期促消费新亮点。成都大力开展“跟着赛事游成都”“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配套活动。

策划推出市民游客及其随行亲友持参赛或观赛凭证享餐饮、酒店、景区、文博消费优惠等措施。一张小小的票根,成为连接不同消费场景和情感体验的纽带。

武夷山围绕“票根经济”,深度挖掘其潜力,持《印象大红袍》或《月映武夷》票根,游客即可参与“千人品茶斗茶游园会”抽奖活动,沉浸式感受武夷山的独特茶韵。

情绪价值、时间效率、性价比,成为影响人们在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出行决策的重要因素。

途牛旅游网副总裁齐春光表示,现在游客追求情绪价值与性价比的双向奔赴。这反映了现代人对情感体验的重视——愿意为真挚的情感体验付出,但拒绝不必要的浪费。

今夜,数百万盏西瓜灯在浙江平湖点亮,每一盏灯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居庸关长城下,人们举头望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在重庆的火锅宴上,素不相识的人们因美食而结缘,分享彼此的故事。

这个双节,23.6亿人次的流动,构成了当代中国最生动的情感图景。

千百年来,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在变,但对团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未变。

在这个双节,愿每一段旅程都充满温情,每一次团圆都充满欢笑,每一颗心灵都找到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