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基本农田分配这个切入点来讨论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黄陂区承担了大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却限制了其工业化发展。
总规里关于耕地面积的计划为什么黄陂面积和江夏差不多,但基本农田面积却是江夏的2倍呢?
为什么东西湖和洪山,都是武汉市的郊区(黄陂江夏是武汉的郊县),洪山可以成为主城区,所有土地都是可建设用地,而东西湖大部分还是农业用地呢?
总规里,黄陂耕地面积为788平方公里,江夏基本农田只有400多,从地形上来说,江夏和洪山以平原为主,适合发展农业,黄陂多是丘陵,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网友说这是武汉市为了光谷和江夏的发展,而减少了她们的基本农田,为了保持武汉总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变,从而只能增加黄陂、新洲和东西湖的农业面积
下图为《武汉总规2021-2035》上关于武汉耕地的图示(黄色即为各区的耕地分布,黄陂和新洲,占了武汉所有耕地的2/3)
黄陂基本农田规划黄陂,国土面积2261平方公里,耕地占黄陂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形特点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民间说法是“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农田主要集中在黄陂中部祁家湾、李集、罗汉、前川、六指、王家河、蔡榨等几个街道(地势相对较高,基本不会被淹没)
黄陂南部盘龙城,滠口等地方,在1960年代之前,每年大部分地方都会被淹没,不适合种植
根据最新的2035规划,黄陂耕地面积为788平方公里,占黄陂国土总面积的34%(三分之一),其中永久基本农田面积732.0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2%
耕地是所有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而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重点保护部分,耕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但转为林地、园地、草地或建设用地的限制相对较少。永久基本农田,严禁非农化,严禁占用从事非农建设,严格管控“非粮化”(如种树、挖塘养鱼等)。
黄陂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布局于中部平原地区。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简单来说,就是黄陂要确保788平方公里的基本农田,这些农田不允许变为其他用地,但还有56平方公里的耕地如果可以,还是有可能改为其他用途的

城市和工业化用地占黄陂1/10
黄陂划定的城镇发展区占国土面积 10.2%,大约230平方公里,对比光谷500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区,这么大一个黄陂,可以城市和工业化的地方确实太小了
其中:
居住生活区占国土面积 3.86%,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即前川、横店、盘龙城、天河、祁家湾、汉口北、滠口、武湖、三里桥等街道,有人住的地方加起来也只有87平方公里,和江岸区差不多大),如果真的能够建成,黄陂或许还赶不上江岸,但肯定是秒杀硚口和汉阳综合服务区占国土面积0.93%;商业商务区占国土面积0.88%; 工业发展区占国土面积2.49%;面积约56.29平方公里,住宅和工业园区,是黄陂用地面积最大的两个部分物流仓储区占国土面积0.42%; 绿地休闲区占国土面积0.60%;交通枢纽区占国土面积1.02%;面积约23.06平方公里,黄陂境内有天河机场,还有武汉编组站,占地面积巨大城镇集中建设区内应按照详细规划进行精细化管理。
简单来说,黄陂居民生活区域面积大小和江岸区差不多,但加上工业园区,整个黄陂城市和工业化面积比汉口小不多多少
下图为汉口和武昌三环内面积对比图,汉口面积确实不大(包含了长江新区的谌家矶),黄陂未来超过汉口是肯定的事情

PS:汉口面积
汉口(三镇之一):约150平方公里江岸区:约80.28平方公里江汉区:约28.29平方公里硚口区:约41.46平方公里也就是说,黄陂+汉口,可以城市化的地区都没有光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