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工程人员赴会途中落水身亡,相关责任待厘清

引言2025 年 10 月,某工程资料员在前往项目工地参会途中不幸发生落水事故,经抢救无效身亡。事发后,家属在处理后续事

引言

2025 年 10 月,某工程资料员在前往项目工地参会途中不幸发生落水事故,经抢救无效身亡。事发后,家属在处理后续事宜时遇到多重困惑,相关涉事单位的回应引发关注。

1. 事件经过:参会途中出事,多方说法存记录

据家属描述,2025 年 10 月 10 日 8 时 15 分许,逝者(某劳务公司项目部资料员)在工作微信群收到项目负责人通知,要求当日 16 时到工地开会。当日 17 时 53 分,家属接到逝者开车落水的求救电话,18 时 20 分赶到现场时,逝者已被施救上岸,但经急救人员现场抢救无效,最终宣布死亡。

事发后,交警、刑警部门出警勘察,对事故全过程进行记录。家属表示,当时在场的两名涉事单位人员,先承认是其通知逝者参会,后又改口,最终再次确认通知事实,相关过程已被执法记录仪记录,家属也留存了部分录音证据。

2. 事后处置:24 小时内,涉事单位未出面协助

10 月 11 日上午,家属前往现场打捞车辆,期间仍有刑警部门出警记录。家属提到,从事故发生到后续打捞的 24 小时内,涉及该工程的建设单位(某水务局)、总包单位(某建筑集团)、分包单位(某劳务公司),均未有人出面协助处理现场,也未就 “工亡” 相关事宜与家属沟通。

此外,家属指出,事发的施工现场未设置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及警示标牌,这一情况也成为后续争议的焦点之一。

3. 争议焦点:劳动关系不认,责任划分待明确

目前,家属面临多重争议。一方面,分包单位暂未承认逝者的 “用工现场” 属性,拒绝承担相关责任;另一方面,建设单位一名王姓副局长在沟通中,既表示 “偏向施工单位”,又提及 “事故发生地属某集团”,未明确责任主体。

家属提供的证据显示,逝者手机在事发次日被打捞修复,手机内及家中均存有该工程的相关资料,仅项目部资料就达数百份;同时,多份工程文件也显示,逝者所涉工作与该工程直接相关。但总包单位目前暂未承认与逝者存在劳动关系,导致后续处理陷入停滞。

结语

一场参会途中的意外,不仅夺走了一条生命,更暴露出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事故后续处置中的诸多问题。逝者的 “工亡” 认定、涉事单位的责任划分,仍需更明确的调查与回应。此事也提醒,工程领域的安全防护与责任落实,不仅关乎项目推进,更承载着每个从业者的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

免责声明:本文严格遵守平台发布规则,隐去敏感信息,仅作客观陈述。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