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歼15重大战果!极端天气下携带实弹升空,成功逼退4架试图挑衅的外机!
6月22日,央视曝光,我国航母在西太平洋海域照例开展远海训练任务时,突然遭遇强降雨和台风,海浪席卷导致航母甲板倾斜超12度。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雷达突然检测到有4架陌生战机,正朝着他们迅速逼近,而且可以确认对方有明显的攻击意向,甚至还携带了实弹。
我方迅速拉响警报,编队指挥系统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眼见对方马上逼近我航母编队核心区域200公里内,我方不再忍耐,随即派出多架歼15战机,在暴雨中挂弹出战。
由于天气恶劣甲板湿滑,着舰窗口非常短暂,起降难度达到了极限,但飞行员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成功驾驶歼15携弹升空。
抵达指定空域后,歼-15战机迅速锁定了逼近的外方4架战斗机。可那些外机居然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还继续往前凑,试图挑衅我国底线。
我方飞行员果断利用歼-15战机,良好的机动性和在复杂天气下的作战能力,与外机展开周旋。
在紧张的对峙过程中,歼-15 战机始终保持着有利的位置和态势,对外机形成了有效的威慑。同时,飞行员还通过无线电向外机发出多次警告,明确告知其已进入我方警戒区域,要求立即离开。
面对我方战机的坚定态度和强大实力,外方战斗机最终意识到挑衅行为无法得逞,在纠缠了大约11分钟后,灰溜溜的撤了回去。随后歼-15战机安全返航。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官方并没有公布那4架外机的身份,但从视频中能看出,外机的装备和行动模式都疑似指向美军F-18系列舰载战机。
但不管对方是谁,此次较量都是,咱们的歼-15大获全胜!
当外方战机趁着暴雨摸过来,他们可能还以为中国航母会像十年前那样 “拉响警报就紧张”,结果迎接他们的,是一场早已准备好的“实力公开课”。
先看歼-15的表现,这架被外媒曾经质疑“缺乏实战”的舰载机,在强对流天气里的操作直接颠覆认知。歼-15的国产太行发动机,经过无数次极端环境测试,在暴雨中依然保持稳定输出;飞控系统的智能算法,能自动修正乱流带来的偏差,让飞行员在驾驶舱里稳如泰山。
飞到对峙空域后,它一个“侧翻切入”动作,直接卡在外机6点钟方向——这位置在空战里相当于“后脑勺致命盲区”,外机雷达都没反应过来,就被咱们咬住了!不仅展示了战机卓越的气动布局,更证明了飞行员经过上千小时模拟对抗训练的应变能力。
更绝的是,歼-15机翼下挂载的实弹,导弹导引头的红外窗口始终牢牢锁定目标,这种在极端环境下,还能保持高精度锁定和攻击准备的能力,放眼全球舰载机,能做到的屈指可数。
再看整个作战体系的配合,更是把“实战经验”四个字刻进了骨子里。空警- 600预警机顶着雷暴在万米高空持续巡航6小时,它搭载的相控阵雷达,穿透雨幕锁定目标的精度,连外军专家都曾公开表示超乎想象。更关键的是,预警机与歼- 15、辽宁舰、055驱逐舰之间的数据链,在强电磁干扰下依然保持畅通,这是海军经过数百次复杂电磁环境演练才换来的成果。
就拿055驱逐舰来说,它的防空反导系统在暴雨中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垂发单元的防潮设计能保证导弹随时“一触即发”这种海陆空无缝衔接的体系化作战,外方单打独斗的几架战机拿什么比?
最狠的是咱们的后勤保障,暴雨里地勤人员跟“人肉雨刷”似的,一边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给歼-15挂弹、做飞前检查。从接到警报,到歼-15满载实弹升空,全程不到10分钟!这效率,背后是整套维护体系的硬实力——发动机防水涂层、精密设备的防潮处理、地勤人员上万次的雨中训练,每一个细节都是战斗力的保证。
过去十年,海军每年组织的实战化演习超过200场,光是歼-15夜间起降训练,飞行员人均就超过300架次。当某些国家还在拿“参与局部冲突次数”吹嘘实战经验时,中国海军早已用更科学、更严苛的训练体系,锻造出了一支随时能打、打则必胜的海上劲旅。
这场暴雨中的对峙,就是中国海军给世界的一封战书:所谓“缺乏实战经验”的偏见,可以休矣!我们捍卫主权的决心,藏在歼-15机翼下的实弹里,融在航母战斗群无缝衔接的配合中,更刻在每一名海军将士“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无备”的信念里。
以后谁要是还敢在咱家门口挑衅,不妨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本事在极端环境下,接得住中国海军这招早已烂熟于心的“体系化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