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年轻时嫁给面包,人到中年开始想要爱情,邓莎不能既要又要吗?

按理说,路行都退出《再见爱人5》了,他跟邓莎两口子的内容也几乎全被剪掉了,信息有限,再讨论这两人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不过,

按理说,路行都退出《再见爱人5》了,他跟邓莎两口子的内容也几乎全被剪掉了,信息有限,再讨论这两人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不过,看完最新一期倪萍对邓莎说的那些话,叨姐觉得还是可以聊聊的。

在展开聊聊之前,有两点要说在前面:第一,叨姐不觉得路行是什么好老公,对他也没有什么有钱人滤镜,而且,这篇文章里他也不是主角;第二,讨论邓莎,讨论的也不是邓莎这个人,而是一种选择和一种处境,也可以说,本文里的“邓莎”只是一种择偶观,以及遵循这种择偶观步入婚姻之后可能面对的问题。

在节目刚刚播出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在讨论,邓莎来上这个节目的诉求是什么?

由于她跟路行的内容只有短短一集,大家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来猜测。

大概整合一下的话,可能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是陪伴,邓莎希望路行能够抽更多的时间出来陪伴自己,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虽然她不太认可路行的教育观,并且直言不讳:我觉得你还是别参与教育了吧。

其次,希望婚姻里能够有爱情,得到情绪价值。

最后,可能还有一些经济上的需求。

在倪萍来了之后,通过倪萍对邓莎说的话,她的需求也更丰富和具体了一些。

这部分应该也剪掉了很多邓莎诉苦的部分,倪萍的原话是:你想要的感情,权利,夫妻的位置,你都应该要。

这些应该是倪萍听完这两口子各自的讲述之后,总结出来的。

叨姐推测,权利有可能是财产的知情权和支配权,夫妻的位置大概是家庭地位。

这也印证了路行之前说的,邓莎“既要又要”。

在一般语境下,“既要又要”并不是什么好词,有种不知足的感觉,那么,一个人在婚姻里到底能不能“既要又要”呢?

叨姐觉得是可以的。

爱情,金钱,地位,尊重,理解,包容,或者其他任何事物,只要你想追求,是可以全都要的,不存在什么贪心或者不贪心。

人当然可以既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一个绝世帅哥,潇洒多金,又希望他情感专一,温柔体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能带孩子,只要你在结婚前是按照这个标准去寻找,并且确定了这个人符合你的所有标准再结婚就行。

完美的伴侣可能很少,很难找,但一般人也不会要求如此之高。

有人可能觉得,路行已经快60了,是个老人,老人谈什么爱情非常肉酸。

其实也不然。

胡静的老公朱兆祥59岁,跟路行的年龄差不多,他看胡静的眼神里就充满了爱。两个人在《妻子的浪漫旅行》里亲亲抱抱,腻腻乎乎,没有人觉得怪异。

可能胡静的婚姻就是邓莎梦想中的样子,老公有钱有地位,深爱妻子,把妻子当成一家之主,自称静姐夫。

他尊重胡静的事业,也以自己有一个女明星妻子为骄傲,经常带她跟马来西亚的上流人士社交,跟岳父岳母同住,和孩子的关系也很好。

同样是老少配,没有人会觉得胡静得到这一切是她既要又要,贪多贪足。

为什么邓莎就不可以呢?

叨姐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出现在起点——两个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走到一起。

邓莎是这样讲述自己是如何相识,如何走进婚姻的。

当时邓莎的一个朋友正在跟路行的朋友谈恋爱,于是开始撮合两人。

邓莎一开始是不乐意的,毕竟,对方的年龄比她大了很多,长得也不帅,而且还曾经有过婚史。

但架不住路行的攻势和外人的撮合,邓莎才接受了路行。

实际上,邓莎在接受路行的时候,也未必多爱这个男人,因为她自己的原话就是,在一起之后,才培养出了更多的感情。

这就很明显了吧?

邓莎选择路行不是因为炙热的爱情,而是因为路行是那个时候,她所能看到的最优解。

虽然后来邓莎幻想过自己如果不是因为结婚生子,一段时间无法拍戏,很有可能就成了风光无限的大明星。

但还是那句话,人不能美化自己没有走过的路,邓莎结婚的时候都27了,颜值演技都不是顶尖,要红早红了。

真的能红,也不会去找老头子。

同理,路行选择邓莎大概率也不是因为爱,而是看中她年轻,美貌,可能当时还很听话。

实际上,路行一开始就没有尊重过邓莎。

否则,不可能两个人结婚10多年,邓莎的很多亲朋好友都没有见过路行,路行宁愿跟朋友出去旅行都不带邓莎。

真正爱一个人是不可能不让她进入自己的世界,也不尝试进入对方的世界的。

也就是说,两个人当初的婚姻不能说全然没有感情,但大概率还是基于双方的价值交换,爱情多半谈不上。

路行能为邓莎提供足够优渥的生活,让她不用为生计奔波,邓莎则可以给路行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也能满足老男人的虚荣心。

在这段婚姻中,变的那个肯定不是路行。

他大概率十几年前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毕竟在邓莎的控诉里,路行不带她见朋友,不带她旅行都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而是向来如此。

而从他们恋爱到结婚,中间有三年的时间,应该足够让她认识路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她不能接受这样的路行,就不应该跟他结婚。

也就是说,这段婚姻里,变的是邓莎的需求。

这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了面包,人到中年,突然管一个老年人要爱情,要激情,那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就像倪萍说的,邓莎要走,路行未必留;邓莎留下来,路行也不会改变自己,满足她的需求。

当然,没有否定邓莎需求的意思。

人的需求是会改变的,年轻的时候,想要抓住机会,实现阶层的跃升,选择了一个将就的婚姻,十多年过去,发现所谓的豪门太太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也不再想把生命浪费在一个没有活力的老头子身上,一点毛病没有。

邓莎完全可以离婚,再找一个。

不管是年轻的帅的有激情的,还是又年轻又帅又有激情又有钱的,都可以。

但如果既不想放弃现在拥有的,又想从路行身上得到他没有的,那确实有点既要又要而且要不到了。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人必然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

如果不想后悔,那么在选择前,最好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一旦选择了,可能会失去什么,能接受,再下决定。

后悔也没关系,可以重新选择,但缘木求鱼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