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就加沙“20点和平计划“举行的谈判取得一定成效,加沙地带第一阶段停火已达成协议。
(哈马斯与以色列代表在埃及举行加沙停火谈判)
当地时间10月9日凌晨,参加斡旋埃及方人士披露,哈马斯与巴勒斯坦各派别同意加沙停火计划。目前,哈马斯及以色列总理府已分别发表声明,同意停火协议达成。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束冲突、以色列全面撤军、允许人道主义援助入境及实施被扣押人员交换,并呼吁国际社会进行担保和监督。同时,哈马斯在声明中,对卡塔尔、埃及、土耳其的斡旋及特朗普的推动表示感谢。
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声明,称以色列和哈马斯“均已签署加沙和平计划的第一阶段协议”。这意味着所有被扣押人员将很快获释,以色列也将把部队撤至双方商定的界线,这是迈向一个强大、持久且永恒和平的第一步。并表示,他可能于本周末前往中东。
在加沙第一阶段停火协议达成后,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将召开内阁会议批准该协议,尽快接回所有被扣押人员,并将与特朗普通话讨论后续合作事项。卡塔尔外交部表示,协议第一阶段条款及执行机制已敲定,包括冲突结束、人员释放和援助准入,具体细节将后续公布。
哈马斯方面表示,该组织计划用20名被扣押人员交换约2000名被囚人员,交换应在协议实施后72小时内进行;以色列撤军;停火前5天,每天至少有400辆卡车的援助物资进入加沙,之后运送物资的卡车数量将陆续增加。
以色列方面表示,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派系目前扣押48名以色列人,其中20人还活着。哈马斯已提供大约20名幸存被扣押人员的信息,仍在寻找部分已故被扣押人员的遗体。在哈马斯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移交所有能找到的遗体后,以色列将开始释放巴勒斯坦被囚人员。但以色列不会释放直接参与2023年10月7日袭击以色列的巴武装人员。以军撤至商定的界线后,将继续控制加沙地带53%的领土。
哈马斯在声明还强调,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被囚人员是核心优先事项,并敦促美国和协议担保国及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等方面要确保“以色列全面遵守协议,防止以色列背信弃义。并表示,巴勒斯坦人民不会白白牺牲,哈马斯将继续致力于捍卫其民族权利,实现自由与独立。 哈马斯军事分支卡桑旅发布视频,展示其将部分火箭发射装置转入地下工事的过程。该组织发言人阿布·乌拜达表示,我们不会放下武器,但会严格遵守停火条款。
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赫尔齐·哈勒维,在内部简报中强调,部队将保持"高度戒备状态",特别在停火初期48小时的关键窗口期。有卫星图像显示,以军梅卡瓦坦克部队虽后撤2公里建立缓冲带,但仍在边境保留三个机械化旅的快速反应力量。军事专家表示,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部署,反映出以色列对哈马斯可能利用停火重整军备的高度戒备。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12时,第一阶段加沙停火协议正式生效,为巴以持续两年多的冲突按下了暂停键,也为加沙地带和平迎来了久违的曙光。对此,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巴以问题专家奈杰尔·古尔德-戴维斯认为,这就像1993年奥斯陆协议的翻版,协议文本中埋藏的多处"模糊表述"可能成为后续争议焦点。如关于以色列军队在加沙"重新部署"的具体范围,以及"永久停火"的触发条件等关键条款均未明确量化标准。双方故意留下解释空间,可能最终导致协议崩溃。
在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称欢迎达成加沙地带停火与被扣押人员释放协议,并对美国、卡塔尔、埃及和土耳其为促成这一迫切需要的重大突破所作出的外交努力表示赞赏。声明呼吁有关各方全面遵守协议内容,强调所有被扣押人员都应以有尊严的方式获释,永久停火必须得到保障,战斗必须彻底停止。应立即确保人道物资和必要的商业物品不受阻碍地进入加沙,加沙人民的苦难必须结束。
10月9日,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希望尽早实现加沙的永久全面停火,有效缓解人道危机,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中方主张坚持“巴人治巴”的原则,推动落实“两国方案”,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推动中东地区实现和平稳定作出不懈努力。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阿布·盖特披露,沙特已承诺在巴勒斯坦各派别必须组建联合政府的条件下,愿为加沙首阶段重建提供5亿美元资金。伊朗方面仅公开谴责协议"未能解决双方的核心问题",其支持的伊斯兰圣战组织也罕见地保持沉默,对协议的全面落实持质疑态度。
中东问题人士分析,加沙第一阶段停火协议,虽然为加沙地带的和平迎来久违的曙光,但协议较脆弱,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种渐进式设计,只满足了哈马斯用停火换生存空间的诉求,也只符合了以色列根据国际形势调整策略的需求。特别是在协议的第二阶段能否全面实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