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分享了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大专以上学历占2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数据显示多地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重已经突破30%。
有网友问,我是本科毕业的,也在这30%的比例内吗?从普查分类方法看,100%人口普查的学历分类有大专、本科、研究生三类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学历类型。这一篇,我们观察全国337座地级以上行政区本科学科人口占当地2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观察数据分布有何特征。
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和西安作为全国教育高地,占比显著领先,包括在校生,均超过20%。
呼和浩特和太原这项比例也在20%以上,可能与图表选取的人口基数(只选取20岁以上人口,18岁和19岁这些本科在校生没作为计算的分母)有关,欢迎熟悉当地情况的网友给个答案。
至于杭州超过20%的原因,可能与大量拥有高等学历的年轻人口流入有关。
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合肥、南昌、济南、郑州、长沙、广州、深圳、成都、贵阳、昆明和兰州等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高校资源通常比省其他城市更多,加之人口净流入的效应,普遍处于15%-20%区间。
这些城市高校云集、就业机会多、人才政策具有吸引力,形成高学历人才“强磁场”。
曾几何时,平均学历最高的西北某地,人口并没能形成光环效应,也没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此定居,曾经全国学历最高的光环,泯然于众也。
从省份内部看,江苏、浙江这两个经济强省不仅整体水平高,且省内分布较为均衡,苏锡常镇本科比重甚至达到了10%以上,在全国的排名也有明显的优势。
相比之下,中西部部分省份的高学历人口占比仍偏低。河南周口、驻马店,安徽阜阳、亳州,以及甘肃、云南、广西等多地州市比重仍低于6%,甚至部分区域不足4%。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柳州、惠州、佛山这些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城市,本科人口所占比重仍低于8%,相当于每12个人口,只有不到一人拥有本科学历。
这种高学历人口缺失的情况,对于这些制造业比重极大,亟需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造业转型过程的城市而言,具有相当大的挑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资源型城市和传统工业城市,如大庆、盘锦、包头、晋中、鄂尔多斯等,尽管经济结构单一,但受历史教育投入和国有企业背景影响,本科人口比重仍处于中等水平。
另外要提的城市是石家庄、哈尔滨、西宁和南宁,其本科学历人口比重在15%以下,低于大多数省会或首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