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亚振家居斥资5544万元收购锆业公司切入锆钛选矿领域,当浙江美大认购魔视智能股权布局智能驾驶赛道,家居行业的“跨界潮”早已跳出营销噱头,成为企业突破市场饱和、破解增长瓶颈的战略核心。在房地产下行传导、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整体业绩承压的背景下,跨界融合正以技术、文化、产业为纽带,重构家居产业版图。

01 科技赋能成为跨界核心引擎
科技与家居深度耦合,打破传统产品功能边界。欧派与华为合作,将全铝家居框架变为智能生态“神经末梢”,借鸿蒙系统实现多种智能功能,落地“无感智能家居场景”;顾家自主搭建科技生态,推出“顾家智家”一站式方案,以场景化体验优势抢占市场。TATA木门引入智能排产系统,使敦煌联名系列生产周期缩短、良品率提升、产能增加;三翼鸟依托Uhome大模型构建智能中枢,实现基础场景服务,智家App一键管控设备;香江集团联合研发“万能网关”技术,破解多协议兼容,让高端设备协同响应。
生态协同成为科技跨界关键路径,如慕思接入华为鸿蒙生态,让智能床与华为系设备联动,实现从“单一设备智能”到“全屋场景智能”跃升,上市半年销量破5万张。
02 文化IP联名开辟价值新维度
Z世代成消费主力,情感价值与文化认同超越实用需求,成家居产品核心溢价点。TATA木门与敦煌画院合作“至臻系列”2.0,将飞天飘带用于门框、复刻壁画肌理,开发AR导览功能,成文化IP联名标杆。索菲亚联合CHANEL合作艺术家推水彩定制柜,内置智能传感器使柜面图案随湿度变色,解决防潮痛点并赋予艺术生命力。
多元IP合作打开新消费市场,黄渤“黄逗菌”与七大家居品牌联名,产品首发当日订单破5000万;KAWS与宜家“软雕塑”系列借AR实现虚实互动,10万件2分钟售罄;故宫文创与雷士照明联名智能灯具,转化传统纹样,搭配可调色温光源,年销超30万盏。

03 跨业拓展重构产业边界
面对单一品类增长天花板,头部企业通过跨业布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有“关联拓展”与“跨界突破”两大路径。
关联拓展方面:皮阿诺与西屋热能合作,让西屋壁挂炉及热水器接入其终端门店及工程渠道,形成一站式服务闭环;尚品宅配进军定制木门赛道;索菲亚加速拓展整装与门窗品类;志邦家居发布定制门窗板块;金牌家居拓展家装并投资相关企业,构建全链条服务能力。
跨界突破方面:千年舟追加3亿投资木结构建筑构件研发与生产,延伸至装配式建筑领域;美的楼宇科技从家电切入智慧楼宇赛道,服务超10万个项目;国际高端家居品牌RocheBobois与数字艺术家合作,推出“NFT+实体”双权属沙发。
然而,跨业拓展并非一帆风顺。亚振家居跨界锆钛选矿领域,因缺乏经验、技术壁垒高,项目投产进度滞后,2024年相关业务营收仅占3%,为行业敲响脱离主业需审慎的警钟。

04 跨界成功的关键要素:平衡与聚焦
从行业案例看,家居企业跨界要“破局”,需把握三大关键要素。
首先,生态协同优于单点智能,依托头部科技企业生态资源(如华为鸿蒙、阿里IoT)比自主开发单款智能产品更高效且有竞争力,慕思、欧派等企业成功得益于整合利用生态资源而非盲目研发。
其次,用户体验是终极落脚点,无论技术、IP 怎样,最终都要回归用户需求,顾家 AI 设计大脑和三翼鸟“懒人浴室柜”解决痛点、击中需求,实现市场突围。
最后,主业与跨界需动态平衡,战略性跨界风险高,企业要全面评估自身能力,尽量在与主业相关领域跨界,欧派、索菲亚等企业围绕“大家居”核心多元化布局,避免资源分散与主业稀释。

05 结语:在跨界中寻找确定性
“TO BE OR NOT TO BE”,面对跨界浪潮,家居企业不必盲目跟风,应找准自身赛道。资源雄厚的龙头企业可通过生态协同与多元布局构建壁垒,中小企业可聚焦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突围。跨界是突破增长瓶颈的机会,但也可能因战略失误导致失败。未来,只有平衡生态构建与风险管控,深度融合IP资源、技术能力与用户需求,才能在不确定市场中找到跨界破局的确定性。
本文章是自媒体人李波的原创作品(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1、厨电龙头跨界智能驾驶!浙江美大1.1亿押注自动驾驶黑马-世界浙商2、强强联合打造全屋智能欧派家居与华为再创智慧家庭新范式-C114通信网3、亚振家居现金收购广西锆业,跨界进入锆钛选矿业-新浪家居4、2025年家居跨界合作:家居品牌与艺术IP的联名案例解析-中国品牌网5、家居企业为何集体“不务正业”?顾家、千年舟们开始“跨界转身”-定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