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打包行李往家赶,心里盘算的头等大事准是妈妈的香辣鱿鱼须。那股子又麻又辣、裹着韭菜清香的滋味,是任何餐馆都复刻不来的牵挂,也是我不管走多远,一想起就忍不住咽口水的念想。

妈妈做这道菜从不用复杂配料,食材简单到菜市场随手就能买齐:新鲜鱿鱼须两斤、嫩韭菜一把、小米辣几个、生姜大蒜少许,再加上生抽、蚝油、料酒和一点点糖提鲜,不用复杂的香料,家常调料就能做出绝味。关键是处理鱿鱼须的小技巧,妈妈总说“鱿鱼要脆,焯水是关键”。她会先把鱿鱼须上的薄膜和硬刺仔细撕干净,切成五六厘米长的段,烧一锅开水,加几片姜和一勺料酒去腥,水沸后把鱿鱼须扔进去,大火烫15秒就立刻捞出来过凉水,这样处理的鱿鱼须脆嫩弹牙,还不会有腥味,哪怕煮久点也不会发柴。

炒鱿鱼须的火候更是秘诀,妈妈的灶火永远开得足足的,“大火快炒才够香”是她的口头禅。先把锅烧得冒烟,倒少许油,放入切好的姜蒜片和小米辣爆香,香味飘出来就赶紧倒入沥干水的鱿鱼须,手里的锅铲快速翻炒,噼啪作响的声音里,鱿鱼须慢慢染上油亮的色泽。接着沿锅边淋一勺生抽、半勺蚝油,加一小撮白糖提鲜,再撒一把切段的韭菜,继续大火翻炒30秒,看到韭菜变软、颜色变得翠绿,就可以关火出锅,全程不超过五分钟,简单到我看几遍就记住了步骤。

妈妈做这道菜的习惯,是从我上高中时养成的。那时候我住校,每次周末回家都没胃口,妈妈琢磨着我爱吃辣,就试着把我喜欢的鱿鱼和韭菜结合起来。刚开始她还掌握不好火候,鱿鱼偶尔会炒老,韭菜也会炒得发黄,可她每次都记着调整,下次要么少烫几秒,要么早放韭菜,慢慢就摸索出了最合我口味的做法。

后来我在外工作,每次打电话说要回家,妈妈头一句准是“要不要给你做香辣鱿鱼须?”。她会提前去菜市场挑最新鲜的鱿鱼,生怕不新鲜影响口感,韭菜也一定选带着水珠的嫩苗,小米辣要选那种鲜辣不燥的。等我到家推开门,厨房飘来的准是那熟悉的香味,妈妈系着围裙站在灶台前,手里还在翻炒着鱿鱼须,看见我就笑着说“刚出锅,快洗手尝尝,还是你爱吃的辣度”。
夹一筷子塞进嘴里,鱿鱼的脆嫩、小米辣的鲜辣、韭菜的清香裹在一起,咸淡刚好,辣得过瘾又不烧胃,配着白米饭我能连吃两碗。这道菜里没有复杂的技巧,没有昂贵的食材,却藏着妈妈最用心的爱。每次吃着鱿鱼须,都能想起高中时她在厨房琢磨做法的身影,想起工作后回家时她眼角的笑意,这大概就是家常菜的意义——它不只是一道菜,更是藏在烟火气里的牵挂,是无论走多远,都能让你瞬间安心的回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