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医都对人体的脾胃十分重视,也一直流传着“脾胃虚弱百病生”的说法。在中医看来,人体的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虚弱,后天之本可能会遭遇“礼坏乐崩”,而气血生化可能会遭遇“釜底抽薪”。最令人气愤的是,脾胃虚弱,可能有很多方药都不能使用,想必很多人在用中成药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句话,那就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者慎用”。所以,当疾病来袭,又遇上身体脾胃虚,这种“卡脖”状态,你说急人不急人。
脾胃虚寒其实就是脾胃虚弱引起的,是一种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证候,这种证候看似“人畜无害”,实在是在“蚕食”身体健康。所以,一旦出现脾胃虚寒一定要引起重视。那么,脾胃虚寒,究竟该怎么办呢?那自然是要温补脾胃的,不温脾胃不足以强正气,不资化源不足以生气血;所以,脾胃得健、气血得生、寒气得去。很多想要长寿的人都想着“向天再借五百年”;那么,脾胃虚弱的人,自然是可以请得温补脾胃的“三道法旨”的,一道“理中汤”,一道“小建中汤”,一道“香砂六君子汤”。
1.理中汤
脾胃虚寒的问题,首选理中汤,《汤头歌诀》中开口一句“理中汤主理中乡”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理中汤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方子,全方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四味中药组成。理中汤可以说是调理脾胃虚寒比较温和的良方,全方用干姜温胃散寒,用人参补气益脾,用白术健脾燥湿,用甘草和中补土。在临床中,理中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一般以慢性腹泻、口不渴,呕吐,腹痛,腹部痞满不适,食欲不佳,以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四肢不温等病症为典型代表。
2.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是治疗中焦虚寒的经典良方,也是出自医圣张仲景之手,对于中焦虚寒、肝脾不和等病症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小建中汤是由“饴糖、大枣、生姜”这三味食药两用的中药,与“桂枝、芍药、炙甘草”这三味中药组成。小建中汤的主要作用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腹中拘急、腹中疼痛,增加温度或者按摩这种拘急和疼痛会减轻,神色疲乏,就连呼吸都感到没力气;或者出现心悸心烦,心中不得安宁,面色没有光彩;又或者伴有四肢酸楚,五心烦热,咽喉干燥等表现,在舌脉方面,多以舌淡苔白、脉细弦等为特征。
3.香砂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是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上木香、砂仁而成的一个经典名方,全方由“人参、 白术、 炙甘草、 茯苓、 陈皮、 半夏、 砂仁、 木香”8味中药组成。香砂六君子汤据《古今名医方论》记载,这是清代著名的伤寒学家柯韵伯所传,所针对的脾胃虚寒,也是颇有特色,一个是虚寒轻微,二个是兼有痰湿气郁,在临床上,常以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病症为特点。而且《汤头歌诀》中便有“或加香砂胃寒使”的记载,可见,香砂六君子汤对于脾胃虚寒,本身也是十分对证的。
对于理中汤、小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这三个方子来说,都可以调理脾胃虚寒。但是它们仨也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并不是只要是脾胃虚寒,都能直接将这三个方随意使用,毕竟,脾胃虚寒往往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一些兼夹病症的,因此,在使用理中汤、小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的时候,需要辨别它们仨的核心病机,也只有针对病机,对证下药,才能百发百中,收获良效。
在中医不少书籍中,人们常常将理中汤证、小建中汤证、香砂六君子汤证统称为脾胃虚寒证,也被称之为中焦虚寒证。这三个方证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在饥饿的时候疼痛会加重,但是吃饭后疼痛又暂时减轻,食欲方面不太理想,有不思饮食的情况,伴有乏力的症状,舌脉方面有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但它们的核心病机,还是略有差异,理中汤的核心病机是脾气虚偏阳虚有寒,小建中汤的核心病机是中焦虚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香砂六君子汤的核心病机是中焦微寒、脾胃气虚、痰阻气滞。
总体来说,如果一不小心邂逅了脾胃虚寒,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忧,可以先锁定理中汤、小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然后再来对比脾胃虚寒之外的不同之处,有针对性的选择,就能最大限度的解决脾胃虚寒的问题。脾胃不虚不寒,那必能吃嘛嘛香。不过,这三个经典名方,唯一可惜的是,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中,饴糖一药,现代药房一般没有备用这味中药,不过也可以采用麦芽糖或者山药熬浓粥替代。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壹号草民
大道理说了不少,可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等于专家在放屁~没啥用!
一只鹿
这位患者的病情真是典型,年轻时不注意饮食,导致脾胃阳虚。现在一吃凉东西就胃痛,真是太辛苦了。希望他能通过这个方子温中健脾,恢复身体健康
韩十九
脾胃虚寒真是让人痛苦,但是这篇文章给出了很实用的方法,让我对自己的脾胃健康有了更多的信心
课后复习
顺其自然,积极进取.
怡儿
脾胃虚寒,如同釜底抽薪,让人倍感无力,真是让人急得火冒三丈
攝影師小龙
中医对脾胃的重视可见一斑,脾胃虚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真是让人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