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24日,世界刚从二战的废墟里爬出来,几个大国蹲在谈判桌上叹气:“这仗再打下去,地球都得重启了,不如建个群吧?”于是联合国诞生,安理会“五常”天团正式出道——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华民国。表面看,这五位是“反法西斯MVP”,但真相更硬核:能进五常的,要么是区域扛把子,要么揍过其他四常!
比如初代五常里,美苏是“地球双煞”,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法国在非洲横着走。而中华民国?纯属美国塞进来的“关系户”,投票时只会举手或弃权,连自家领土蒙古独立都拦不住,憋屈得像“群里的潜水管理员”。可到了1971年,剧情突然反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脚踹开会议室大门:“这位置,该换人了!”问题是:凭啥?难道联合国是“打赢副本就送VIP”的网游?
五常入场券:
要么当大哥,要么揍大哥
想混进五常?官方说法是“二战贡献大”,但潜规则就两条:第一,你的地盘你说了算;第二,你揍过其他四常还能活下来。不信看初代阵容:美国苏联互甩核弹威胁,英国法国殖民帝国余威尚在,连印度想独立都得看英国脸色。而中华民国呢?内战被解放军打得退守台湾,投票权全靠美国代练,活像“氪金玩家的免费陪玩”。
反观新中国,1949年刚建国时连联合国大门都进不去,但硬是靠拳头刷出了存在感:1950年抗美援朝,单挑17国联军,把美军推回三八线;1962年暴打印度,打得对方“大国梦”碎成咖喱粉;1969年珍宝岛怼苏联,钢铁洪流也得认怂。更绝的是,中国还“误伤”过自己人——炮击英国紫石英号,帮越南赶跑法国,堪称“五常全成就收集者”。
说白了,五常席位不是申请的,是打出来的。就像村里五户恶霸,新来的想入伙?先挨个单挑一遍再说!
中国晋级路:
贫穷但硬核的"平头哥"
上世纪的中国穷得叮当响,但愣是活成了“国际平头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1950年联合国军逼近鸭绿江,中国警告“过线就揍你”,美国当耳旁风,结果被志愿军教做人;越战时中国划下“17度线”,美军果然乖乖绕道。什么叫一票否决权?就是我说的“不行”,你真敢试试就逝世!
更让五常睡不着的是,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1970年洲际导弹升空。从此中国不仅能说“不”,还能掀桌子:“再挑衅,我快递核弹到你家!”其他四常一合计:“这刺头不拉进群,谁也别想睡安稳觉!”于是1971年,联合国连夜把台湾代表踢出群聊,恭请新中国“登基”。
穷?弱?没关系!只要你能让五常的飞机大炮变成废铁,你就是规则本身。
印度为何
卡在"申请页"六十年?
印度六次申请入常,次次被拒,网友调侃“五常轮流投反对票否决他”。真相更扎心:他连“海选赛”都过不去!按流程,想入常得先让联合国三分之二成员国点头,再过关斩将到五常面前。印度唯一一次冲到决赛圈,被中国一票否决——理由?1962年被中国揍出心理阴影,还好意思当“区域老大”?
再看看印度的“战绩”:被英国殖民200年,独立后欺负小国还行,遇上五常直接跪。五常的潜台词:“我们这桌,只收能掀桌子的狠人,不收端咖喱的服务员。”
五常的席位
从来不是"申请"来的
而是"打"出来的
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敢挑战的只有两家:一个成功夺回席位,另一个至今还在新手村练级。艾公曾说过:“国防才是外交的后盾。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回望中国入常之路,就是一部“以实力换尊重”的硬核传奇:你封锁我,我自力更生造出“两弹一星”;你威胁我,我敢在朝鲜战场单挑十七国联军;你无视我,我就用炮弹和边境冲突让你不得不正视。五常的“一票否决权”看似是特权,实则是用鲜血和钢铁铸就的入场券——美国的霸权、苏联的钢铁洪流、英法的殖民遗产,而中国,靠的是实打实的“打服全场”。
所以,别幻想靠GDP或人口“申请”进五常,先问问自己:敢单挑美俄吗、能摁住欧盟吗?你的拳头够不够硬、脊梁够不够直?你的意志能不能让对手掂量后果?联合国的五常席位,从来不是会议室里的礼貌投票,而是大国博弈的终极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