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喝过梅溪的水,即使离开了闽清,多年之后,梅溪水依旧会把你召唤回梅溪。
来过,就是闽清人:探寻山水古厝间的慢生活
来过就是闽清人!无论你是闽清的居民,还是来到闽清定居的新闽清人,还是到达闽清游玩的游人,还是来到闽清研学的人,还是来闽清工作的工人,还有来到闽清读书学习的学生,又或者是考到闽清的公务员,还是来闽清创业的有志青年,以及来闽清生活的自由职业者。
来过就是闽清人!
同饮梅溪水,共度闽清游。
闽清人民邀请全世界的大家来游玩,工作,生活,定居。
来这篇乐土过上属于你自己的美好生活。
逃离喧闹繁杂的城市。
让梅溪水和安仁溪水洗涤你的心灵。
感受闽清文化和闽清美好一切。
若你离开了闽清,回到了故乡,那你一定要记得闽清也是你的故乡。
因为
来过闽清!你就是闽清人!
青山绿水间,白墙黛瓦下,闽清人的生活节奏仿佛是一首悠长的田园诗,让人不禁放慢脚步,沉醉于这座千年古邑的独特韵味。
如果你在雨后清晨抵达闽清,会发现整座城市笼罩在薄雾中,远山如黛,梅溪水潺潺流淌,仿佛闯入了一幅水墨画。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匆忙,只有悠闲的生活节奏和浓厚的历史底蕴。
“来过,就是闽清人”——不仅仅是句欢迎辞,更是每个到访者最真实的感受。在这片山水相拥的土地上,你会不经意间放慢脚步,学会如何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
01 山水之美,自然馈赠的清凉秘境
闽清的山林溪谷间隐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天然亲水溪涧。这里没有名字,不收门票,也不设围栏,它只是山的一部分,是夏天偶然赠予懂得欣赏之人的一份清凉之礼。
溪涧依山势自然形成,水质清澈见底,沿途大小瀑布点缀其间,周围树木葱郁,即使盛夏也清爽宜人。人们可沿山间小径自由探索,感受沁凉水汽扑面,倾听自然流水之声,别有一番返璞归真的好景致。
这不是人工打造的景区,尽管依托天然溪涧与瀑布景观,修建了凉亭、登山步道与小停车场,既保护了自然生态,也为人们提供了近距离观赏山水奇观的便利。
春日里的省璜镇良寨村,上百亩油菜花田如金色锦缎铺展开来,让村庄变成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从良寨村的娘寨古堡向外望去,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花瓣如金箔般透亮,花蕊间蜂蝶翩跹。
花浪起伏翻涌,与黛瓦白墙的古厝、田间劳作的农人,构成“人在画中游”的诗意图景。
02 古厝遗风,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闽清的古厝是时间凝固的艺术,每一座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梅溪镇桥东村的谢氏祖厝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由谢氏始祖尔显公所创建。
经过改建,形成了现在的合院式布局,砖土木混构,四围砖土山墙,整体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彰显出浓郁的闽清古建筑风情。
谢氏祖厝的正座面阔三间加左右撇舍,进深五柱出游廊,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前辟天井,左右走廊,面阔二间,屋顶单坡内撇,这样的设计使得建筑内部空间通透开阔。
在祖厝的前墙中间,开有一扇双扇门,门上安装着木构门头,顶单坡外撇,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引人入胜。
漫步于历史悠长的桥东村,每一步都踏出古时进京赶考官道的坚实回响。如今,随着徒步路线的精心整治与推广,桥东村每日可吸引徒步露营爱好者百余人次。
而伫立于此的桥东谢氏祖厝,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过往的故事,也迎接着每一个渴望触摸历史、感受文化温度的旅人。
宏琳厝则是闽清古厝的又一代表作。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建筑群,清乾隆年间历时28年建成,占地17000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进”格局住房666间,雕梁画栋燕尾脊,气势恢宏,被誉为“民间小故宫”。
2016年特大台风灾害中,宏琳厝损毁严重,成为一片废墟。但在政府的组织下,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经过4年修缮,终于恢复了昔日的光彩。
规划设计人员通过翻阅县志、听老一辈族人口述、参照老照片等方式,努力复原当时的建筑格局。工作人员四处搜寻厝内文物原件和可供修补的材料,最大程度地以旧修旧、修旧如旧。
03 生活节奏,幸福工作与健康生活的平衡之道
闽清人的生活节奏舒适而缓慢,这里的人们懂得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近年来,闽清县总工会积极推出“职工公益大课堂”活动,开设八段锦、豹拳、健身操等课程,深受职工们的喜爱。
每周,学员们早早地来到教室,大家兴高采烈、意气风发。在“一二一二”的口令指示中,大家反复练习,不断熟悉健身操的步伐与手势。
学员们热情高涨,从对健身操要领的略知一二,到慢慢掌握健身操的节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满足的笑容。
八段锦课堂上,老师为学员们详细讲解站桩以及八段锦的手法、身形、步法及功法原理,并逐招示范动作要领。学员们跟随老师的节奏,动作柔和连贯,张弛有度,展现出对传统养生文化的浓厚兴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闽清豹拳,该拳主要以“魁力、角度、速度、胆量、视力”取豹之形意为拳,突出稳、准、狠、刁的特点,以刚制刚、以快打慢。手形以爪、拳为主,一招一式都坚定有力,成为释放压力的新选择。
04 旅游线路,全方位体验闽清之美
闽清县精心策划了5条各具风情的旅游线路,让游客能够畅游青山绿水间,品尝地道“梅”味,感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清幽山水线:云溪漫谷—水口电站—雄江漂浮公园—乡见·江边边民宿。云溪漫谷有着山水的清幽、古村的韵味与非遗的温度。水口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水电站之一,远远望去,电站巍然屹立,气势磅礴。
古厝探秘线:三溪溪源里—坂东宏琳厝—省璜娘寨—省璜合龙桥。这条线路以古厝为主题,串联闽清各大知名古村古厝,见证闽地传统建筑的智慧结晶,感受千年梅邑的厚重历史。
田园牧歌线:金沙张圣君主殿—心上莲—山野·夏雪民宿。这条线路以心上莲景区为核心,还原田园牧歌生活,邀您体验返璞归真的农耕之乐。
东桥微度假线:东桥官圳里—九野小镇—明月花房。京台高速公路驱车一个小时,闽清东桥便近在眼前。村庄内有幽深的古厝长街,也有现代气息十足的运动小镇。
梅邑寻珍线:闽清县博物馆—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闽清文庙—黄乃裳纪念馆。这条线路让游客能够触摸历史印记,感受跨越千年的历史故事。
05 舌尖上的闽清,品尝地道“梅”味
闽清的美食同样令人流连忘返。雄江镇的清蒸白刀鱼是当地特色菜,新鲜捕捞的白刀鱼处理后,撒上盐和姜片,蒸上10分钟,铺上葱花,浇上用猪油熬过的酱油,香气扑鼻,这是白刀鱼的经典吃法。
塔庄七叠羊肉汤,汤头浓缩满满的羊肉香,温暖心胃;被红糟包裹住的羊肉丝毫不膻,既香软易烂又不失嚼劲。上莲乡的“粗粮糍粑”软糯香甜,忠于原味、绿色健康,吃起来软糯拉丝,细腻有嚼劲,更能勾起儿时的回忆。
东桥的铁皮石斛鸡不容错过。当地精选散养土鸡,搭配生长于东桥山林间的优质铁皮石斛,以传统工艺精心炖煮。石斛的营养充分融入鸡汤,汤色金黄澄澈,鸡肉炖得软烂脱骨,汤汁醇厚浓郁,既有鸡肉的鲜香,又带着石斛独特的清甜。
梅城镇的香焖番鸭,肉质厚实醇香,营养丰富。选择老嫩适中的番鸭切块,焯水控干,热锅后下当地山茶油,待油温升高,放入鸭肉、生姜和调料翻炒出香,加酱料、米酒炒匀,再添热水小火焖煮两个小时,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营养佳肴就做成了。
---
黄昏时分,站在梅溪畔眺望,远处古厝升起袅袅炊烟,油菜花田在夕阳下泛起金光。
三俩当地人漫步溪边,不时驻足闲聊,脸上挂着从容笑意。
正如一位参与闽清职工公益课堂的林先生感慨:“这课程太好了,既能舒缓压力又能调理身体。”
闽清人这种“幸福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已经悄然浸润每位来访者的心田。
不必刻意寻找景点,只在古厝斑驳的墙影间坐下,听着远处溪水潺潺,你便会明白——来过,就是闽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