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花的幽蓝邂逅缠枝莲的婉转,当 “囍” 字的吉祥撞上瓷胎的温润,便有了这对缠枝莲纹青花双喜瓷罐—— 它是清代至民国婚庆文化的具象载体,更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精妙缩影。
一、青花为墨,绘就百年囍事图腾缠枝莲纹,以 “枝蔓缠绕、生生不息” 的形态,寄托着对婚姻 “绵长美满、子孙延绵” 的祈愿;而 “双喜”(囍)字,自北宋王安石科举成婚的典故流传而来,成为婚庆器物的 “吉祥标配”。
这对瓷罐以苏麻离青(或其仿料) 为色,在白瓷胎上勾勒出层次分明的蓝调:缠枝莲的花瓣舒展灵动,枝蔓如流水般贯穿器身,与方正饱满的 “囍” 字形成 “柔与刚、动与静” 的视觉对话。细看釉面,还能捕捉到青花特有的 “晕散” 与 “铁锈斑” 痕迹(若为清代早期器物),那是钴料在高温窑火中自然晕染的 “时光印记”。

从拉坯、利坯的 “塑形”,到青花绘制的 “赋色”,再到高温窑烧的 “成器”,每一只缠枝莲纹青花双喜瓷罐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胎土甄选:取高岭土与瓷石按比例调和,胎质细腻坚致,叩之清音悦耳;
青花绘制:匠人以毛笔蘸取青花料,先勾线再填色,缠枝莲的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均为手工勾勒,“同纹不同笔” 的细微差异,正是手工艺术的温度;
窑火淬炼:经 1300℃左右高温还原焰烧制,青花发色幽靓,釉面莹润如凝脂,将 “瓷质如玉,青花如墨” 的美学追求推向极致。

在过去,它是江南人家嫁女时的陪嫁 “压箱器”—— 罐中可盛五谷、红枣、花生,寓意 “五谷丰登、早生贵子”;而今,它是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收藏臻品,也是空间里的文创艺术摆件:摆于书房,是青花雅韵的中式点缀;藏于柜中,是一段婚庆史、制瓷史的无声讲述。
这抹青花里,有缠枝莲的婉转情长,有 “囍” 字的朗朗欢悦,更有中国匠人跨越百年的工艺坚守。它不止是一只瓷罐,更是可触摸、可传承的 “文化活化石”—— 邀你共赏青花之美,共品囍事之韵,共鉴匠心之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