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若是出现了食积,并且化生成了痰湿病邪,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究竟该如何缓解呢?对此,滋阴派代表朱丹溪就有一妙方,或能帮助我们改善,它就是保和丸。保和丸属于中医里的经典消食剂,具有理气和胃、化积消食的作用,此方可专门改善现代人常见的脾胃病症,若是自身脾胃不堪负重,那么用这个药方,就能很好地清洗肠胃、减轻负担。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无论是功效还是运用,都得到了众多医家的肯定,但在此方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另一剂中成药,它不仅配伍更精妙,而且功效也更加全面,就现代人来说,也更为适用,说到这,可能也有不少人已经猜到了,它就是经方加味保和丸。

加味保和丸属于中成药,由保和丸演变而来,共含11味药材,分别是白术、茯苓、陈皮、厚朴、香附、枳壳、枳实、山楂、六神曲、法半夏以及麦芽。与原方保和丸相比,此方少了一味连翘,而之所以要将它去掉,就是因为脾胃虚弱的人在当下很常见,且大多有脾胃虚寒的表现,而连翘苦寒,去掉这味药材后,才能使得加味保和丸不会具有寒性,进而避免对体内阳气造成耗损。
当然,除了少有一味连翘外,此方还在保和丸的基础上,增加了五味药材,即白术、枳实、枳壳、香附和厚朴。我们都知道,保和丸具有消食化滞的作用,但这种以通为主的药方,虽然对于身强体壮的人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负担,可若是气虚的人服用后,身体就很容易吃不消,严重时甚至还会加重气虚表现,而这这五味药材的加入,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让虚弱的人也能长时间服用。
而且,现代人的体质也多是虚实夹杂,单一的虚证或实证几乎很少存在,这就导致不少人虽然想要将身体里的积食疏通,但由于自身脏腑较为虚弱,便很难承受过重的药性,而加味保和丸,就能够做到通补兼施,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药材对身体的损伤。

在加味保和丸里,还有一味很重要的药材,那就是白术,白术是健脾“圣药”,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脾胃,同时还能促使身体里的脾气上升,让体内的气机得以正常运行,升清降浊,因消食导滞消耗的气机,也可以通过白术给补充回来。总得来说,加味保和丸不仅可以消食,还能健脾健胃,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消化不良症状。
除此之外,此方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可以解决身体里的气滞,只要体内存在积食,那么就必然会导致气机运行受阻,这一方面会降低胃肠的功能,出现胃口不好、大便不通等病症表现,另一方面还会导致体内的浊气难以排出,并诱发胃胀腹胀、反酸打嗝等症状表现。
而对此,加味保和丸就加入了四味原方中没有的行气药材,分别是枳实、枳壳、厚朴以及香附,其中的枳实和枳壳,是行气破气的常用药材,可以将消化道里的浊气排出,让身体里的浊阴下降,在中医里,有这样的说法,即“胸满用枳实,腹满用厚朴”,也就是说,枳实与厚朴连用可统治胃肠道的胀气,而不少患有食积的人,常常都会感觉胃部胀满,但在服用这两味药材后,就能明显发挥除胀的作用。

另外,香附可以疏肝理气,由于肝主疏泄,想要让身体里的“管道”畅通,那么必须要加强肝脏的疏泄能力,香附不仅可以解决积食气滞,并针对因生气后吃饭而导致的消化不良,香附也能将其很好地改善。
加味保和丸,就是肠胃的清道夫,消食积、健脾胃,肠胃健康了,百病消除了,是肠胃消化的守护神。不过,在临床上,保和丸往往更适合身体强壮的患者使用,若是饮食过多的患者,则不用进补,直接消食即可,而加味保和丸则更适合身体虚弱且伴有食积的人群服用,因此,这两个药方的选用方面,大家也要做到“对症”。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