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七律·中秋借月酿诗香

中秋又值月佳期,好雨知时慰所思。花事未须争半刻,风光犹及赏多歧。欲吟五字先投笔,待舞双星更拂帷。幸自丰年人健在,酒香帘影

中秋又值月佳期,好雨知时慰所思。

花事未须争半刻,风光犹及赏多歧。

欲吟五字先投笔,待舞双星更拂帷。

幸自丰年人健在,酒香帘影正相宜。

这首中秋诗以雨幕与月光的交织为背景,通过自然物候、家庭欢聚、创作焦虑与生命感悟的层层递进,构建出一幅动静相宜的中秋夜宴图。

诗中既有对瞬息之美的珍惜,也有对永恒圆满的向往;既展现文人面对美景时的语言困境,又流露出对丰年人健的朴素喜悦。

全诗以雨为线索,将自然馈赠与人间温情熔铸一炉,最终落脚于“天人共此时”的哲学意境。

开篇“中秋又值月佳期,好雨知时慰所思”即打破传统中秋诗对明月的单一依赖。

雨幕在此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被赋予知时善解的灵性——它润泽大地,更抚慰人心中的思念。

这种“以雨代月”的写法,既点明时令,又为全诗铺垫了温润而含蓄的情感基调。

颔联“花事未须争半刻,风光犹及赏多歧”将视角从天象转向生命。

花期短暂如半刻辰光,暗喻美好易逝;而“风光多歧”则以豁达之姿拓宽审美视野——既然无法挽留花开花落,便以多元心态欣赏世间万象。

这种对时间的驾驭,既是对创作焦虑的预伏,也为后文“投笔拂帷”的文人雅趣埋下伏笔。

颈联“欲吟五字先投笔,待舞双星更拂帷”直指文人面对美景时的语言困境。

笔虽放下,诗意却如雨丝萦绕;双星起舞的想象,更模糊了室内帷幕与室外星空的界限。

此处“投笔”与“拂帷”的动作,将个人创作升华为天地间的诗意对话——文人不再是被动的记录者,而是主动参与自然节奏的舞者。

尾联“幸自丰年人健在,酒香帘影正相宜”以最朴素的幸福收束全诗。

抛开宏大叙事,粮食丰收与家人安康成为中秋最珍贵的礼物。

酒香氤氲中,帘幕轻摇的动态画面与静谧月色形成微妙平衡,暗示自然与人生、瞬间与永恒的和谐共处。

这种“相宜”之境,既是对前文雨幕、花事、双星意象的总结,也是对生命本质的回归——最动人的诗意,往往藏于最平凡的温情里。

全诗以雨为媒,串联起天象、生命、创作与生活的多重维度。

从雨幕中的思念到月光下的欢聚,从投笔的焦虑到拂帷的浪漫,最终归于“丰年人健”的踏实喜悦。

这种由外而内、由景及情的推进方式,使中秋这一传统题材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团圆的符号,更是对生命节奏的敏锐感知,对自然馈赠的深情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