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汽车市场风云变幻,买车如何避坑,这两招教你选对抗跌品牌

话说,疫情三年,谁家还没点儿难处?有谁能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新能源车,说卖就得“跳楼大甩卖”?这车,咋就这么不值钱了呢?

话说,疫情三年,谁家还没点儿难处?

有谁能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新能源车,说卖就得“跳楼大甩卖”?

这车,咋就这么不值钱了呢?

5月以来,车圈这价格战,简直比宫斗剧还精彩!

“车圈恒大论”甚嚣尘上,大佬们互撕的口水仗,一轮接着一轮,吃瓜群众都看麻了。

更别提那“60天账期”,这不明摆着告诉大家,有些车企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边缘了吗?

威马、高合、哪吒,这些名字,曾经也是响当当的,现在呢?

说没就没,真是让人唏嘘。

说白了,在这种“战火纷飞”的时候买车,可千万别被那些降价的“糖衣炮弹”给迷惑了。

你想啊,辛辛苦苦攒的钱,买个车,结果没两年,车企倒闭了,售后没影儿了,这不就成了冤大头了吗?

买车之前,得先看看车企的“家底”。

这“家底”怎么看?

记住两个硬指标:利润和现金流。

利润是车企活下去的“底气”,现金流是维持正常运转的“血液”。

尤其是在价格战把利润压得这么薄的情况下,这两个指标直接决定了车企能不能“笑到最后”。

那些不能很快实现盈利的车企,说不定哪天就被“踢出局”了。

蔚来、小鹏、北汽蓝谷、海马,这些车企的一季报数据可不太好看,还处于亏损状态。

反观比亚迪、吉利,人家就走出了独立的“行情”。

尤其是吉利汽车,2025年Q1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暴增264%,这增速,简直是坐火箭啊!

新能源车这玩意儿,技术迭代太快了,要想不掉队,就得不断烧钱。

只有自己能“造血”的车企,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现金储备,就是反映企业“造血”能力的重要指标。

有些车企,靠融资“输血”活着,风险太大;而像吉利、理想这样的车企,自己就能“造血”,走得那叫一个稳健。

截至2024年末,吉利汽车的净现金储备389亿元,同比增长40%,这底气,杠杠的!

要是你看不懂那些复杂的财务数据,也没关系,咱老百姓,光看一个数据,也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卖车规模!

观察那些头部车企,哪个不是规模效应的“掌控者”?

就拿吉利汽车来说,今年1-5月累计销量达到117.31万辆,其中新能源60.27万辆。

这么大的销量基数,就算打价格战,也能保持可观的利润。

比亚迪、理想,也都是销量大户。

只有拥有大规模生产制造能力的车企,才能在采购零部件、生产制造等环节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有效降低单车成本。

这和浙江义乌小商品“薄利多销”的原则,其实是一样的。

话说回来,买车这事儿,除了看车企的“家底”,还得看产品质量本身。

尤其是底盘操控和安全,这可是关乎性命的大事!

优秀的底盘调校,能让你体验到“人车合一”的稳定与舒适。

吉利在底盘调校方面,一直都是行业领先的。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频发,安全已经成了大家选车的基本原则。

吉利汽车继承了沃尔沃的安全基因,率先提出并践行“全域安全理念”,涵盖四大安全域和九大安全系统。

从神盾短刀电池安全系统到智能电动时代的GEA架构,再到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吉利汽车将安全理念贯穿汽车全生命周期。

近十年更是砸了2000 多亿投入研发,以1562项安全技术专利位列中国车企榜首。

去年银河 E8 和吉利星愿双双拿下电动汽车安全测评五星证书,安全实力直接 “可视化”。

汽车这玩意儿,是极其复杂的精密机械,更是需要长期服务保障的耐用消费品。

买车不是一锤子买卖,售后保障才是用车体验的“终极检验”。

像威马、高合、哪吒等曾经的高光新势力品牌,留给消费者的不仅是停产的车型,更是无处维修的困境,是用车成本的急剧上升。

反观吉利汽车,近三十年的造车历程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盘、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到全国286家4S店、489家品牌经销商和569家服务站,可以说无论是保养还是维修,都能得到及时、专业的服务。

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道理?

再说说吉利汽车在其他方面的“硬实力”。

2024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销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表现强劲。

吉利汽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设立海外工厂和研发中心,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

这种全球化的布局,一方面分散了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上,除了安全技术,吉利汽车在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方面也投入巨大。

吉利自研的雷神混动技术,实现了高效节能的动力体验,已经在多款车型上应用。

2023年,吉利还发布了全新的模块化智能纯电架构SEA浩瀚架构,为未来纯电动车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吉利汽车旗下拥有吉利、领克、极氪等多个品牌,覆盖了从入门级到高端市场的不同需求。

这种多品牌战略,有助于车企在不同细分市场中争夺份额。

领克品牌主打年轻化和个性化,极氪品牌则专注于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

吉利控股集团还涉足航空、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

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并投资了戴姆勒集团,展现了其全球化的视野和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2021年1月,吉利控股集团与百度共同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旨在利用双方在汽车制造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打造更智能、更安全的电动汽车。

这一合作显示了吉利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积极探索。

吉利汽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例如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

吉利汽车也注重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研发更环保、更节能的汽车产品。

吉利汽车发布了ESG报告,公开披露了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表现。

未来的汽车市场,智能化和全球化是两大趋势。

吉利汽车在智能化和全球化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布局。

买车的时候,可得擦亮眼睛,别光图便宜,要选那些有实力、有担当的车企!

价格战或许还会持续,但买车不是买“便宜”,而是买“安心”。

真正让消费者信得过的车企,能够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为用户创造长期价值。

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