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那些年老李拒演的电影角色,损失天价片酬也在所不惜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一战再战》全球热映。尽管豆瓣开分8.1,口碑始终稳健,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爽片,也没有在票房上取得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一战再战》全球热映。

尽管豆瓣开分8.1,口碑始终稳健,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爽片,也没有在票房上取得太好的成绩。

内地首周票房2000万不到,全球上映将近一个月,票房只有1.62亿。

对比1.4亿美元的预算,难言成功。

从《不一样的天空》中的智障少年到《荒野猎人》中的硬汉求生者,他的演艺之路几乎是一部选片教科书。

但更令人惊叹的,或许是他那些看似“错过”的经典角色。

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老李多次拒绝了足以让任何演员眼红的机会。

《黑客帝国》的尼奥。

《永远的蝙蝠侠》的罗宾。

《蜘蛛侠》的彼得·帕克……

这些角色后来都成为了影史经典,却无一例外地与他擦肩而过。

这并非偶然,而是老李为自己精心规划的演艺生涯。

01

初入影坛,角色重要还是片酬重要?

1993年,年轻的莱昂纳多面临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

是出演迪士尼重金制作的《女巫也疯狂》中马克斯一角,还是冒险尝试独立电影《不一样的天空》?

面对“超过梦想的巨额片酬”,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后者。

多年后,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

但这一选择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不一样的天空》为他带来了首个奥斯卡提名,当时他年仅19岁。

而《女巫也疯狂》虽后来成为万圣节经典,还在2022年推出了一部网大续集。

但若老李选择前者,无缘展示他驾驭复杂角色的能力,许多经典角色可能就落不到他的头上了。

所以老李在职业生涯初期就展现出超乎年龄的远见。

宁愿放弃短期利益,也要选择有演技深度、对未来有助力的角色。

《女巫也疯狂》的导演肯尼·奥特加后来接受采访时说,当年与莱昂纳多的会面就让他意识到这位年轻演员身上与众不同的特质。

02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老李收到了接二连三的超级英雄角色的邀约。

但正如他告诫甜茶的那样,他从未出演超级英雄角色。

1995年《永远的蝙蝠侠》中罗宾一角首先找上了他。

“我从未试镜……我记得我参加了会议,但不想扮演那个角色。”老李在接受《Shortlist》杂志采访时说。

尽管这个角色能带来巨额片酬和更高知名度,他却选择了——

更符合自己形象的《边缘日记》(1995);

“蓝白红三部曲”编剧阿格涅丝卡·霍兰的导演作品《心之全蚀》(1995);

以及在山姆·雷米执导,莎朗·斯通、罗素·克劳、吉恩·哈克曼等明星主演的《致命快感》(1995)中出演小配角。

他还接连拒绝了《蜘蛛侠》(2002)中的彼得·帕克;

和《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2002)中的安纳金·天行者。

这些选择看似冒险,却让他避免了被定型为“超级英雄演员”的风险。

特别是拒绝蝙蝠侠系列,实际上是在他事业早期跳过了《蝙蝠侠与罗宾》(1997)这个大坑。

而放弃山姆·雷米版《蜘蛛侠》,他又向导演推荐自己的好友托比·马奎尔试镜,成就了最经典的一版蜘蛛侠。

他接受采访时候解释不演超英电影的原因时,说单纯是没有准备好。

这种自我认知在年轻演员中实属罕见。

03

应该选择《泰坦尼克号》还是《不羁夜》?

1997年,莱昂纳多站在了事业的十字路口。

新锐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邀请他出演《不羁夜》的主角德克·迪格勒。

同时,他也有机会主演一部名为《泰坦尼克号》的电影。

导演安德森向《The Playlist》透露,他当年力邀老李出演《不羁夜》,为此老李花了好几个月痛苦的思考和抉择。

最终,他选择了《泰坦尼克号》。

这个决定让他成为全球超级巨星。

《泰坦尼克号》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杰克这个角色赋予了他在职业生涯中选角的绝对主动权。

老李后来说:“如果我没有出演《泰坦尼克号》,就肯定无法参与后来的许多电影,也无法拥有现在的事业……但走另一条路也会很有趣。”

04

《泰坦尼克号》的巨大成功使老李成为全球偶像,也让他成为各大制片厂争相邀请的合作对象。

然而,他依然头脑清醒,做了一系列让人吃惊的选片决定。

《黑客帝国》的制作人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透露,老李曾无限接近出演尼奥,但最终退出。

理由是“刚完成《泰坦尼克号》,不想再接另一部特效电影”。

他转而出演了一系列评价不高的电影,比如《海滩》和《铁面人》。

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个错误决定。

但我觉得,拒绝《黑客帝国》非常重要!

这个决定让他免于定型为“大制作、大特效影片的主演”。

出演一部又一部的续集要占据他大量时间,也就减少了他尝试新鲜角色的机会。

唯一遗憾的是,他拒绝了出演《天才雷普利》男主的机会。

不然他和裘花搭戏应该会非常养眼!

这部影片后来获得了五项奥斯卡提名。

而他选择的《海滩》却反响平平。

05

老李拒绝《美国精神病人》中帕特里克·贝特曼一角的原因有点特别。

据报道,制片方非常渴望老李出演,甚至因此解雇了坚持让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的导演玛丽·哈伦。

编剧吉妮瓦·特纳向《Vice》杂志透露,老李退出是因为女权主义者格洛丽亚·斯泰纳姆提的建议。

考虑到老李的粉丝多为年轻女性,她建议老李不要出演一部描绘对女性施暴的电影。

最终,哈伦导演回归,贝尔完成了突破性表演,完美演绎了这个变态角色。

《美国精神病人》为贝尔奠定了一线男星地位。

可如果由老李主演,对他的事业而言可能适得其反。

要我说老李也不只是怕掉粉,而是他自身价值观和原则性的体现。

06

进入21世纪,老李的选片策略更加清晰明了。

只与顶尖导演合作,出演复杂角色。

2002年,他同时主演了马丁·斯科塞斯的《纽约黑帮》;

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猫鼠游戏》。

这两部影片都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有一次,在回答是否会出演超级英雄电影时,他说,超级英雄中的复杂角色越来越好。我没有演过超英电影,但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他出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2010),说明老李并不排斥科幻或者大制作电影。

看得出来,他唯一的选片逻辑,就是角色的复杂性。

他退出了丹尼·博伊尔执导的《史蒂夫·乔布斯》(2015),原因是在完成《荒野猎人》后计划“长时间休息”。

考虑到拍摄《荒野猎人》时,整个剧组在严寒偏远的高海拔地区拍摄九个月,这个休息的决定十分合理。

而他在《荒野猎人》中的精彩表演,终于为他赢得了期待已久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2021年,他因档期冲突退出吉列尔莫·德尔·托罗的《玉面情魔》。

这个“档期冲突”可能指的是网飞的《不要抬头》,或者马丁·斯科塞斯的《花月杀手》。

鉴于《玉面情魔》反响平平,老李无疑又选对了。

07

回顾莱昂纳多拒绝的角色,一条清晰的逻辑浮现眼前。

他始终忠于自己的艺术追求,而不是短期名利。

即使是在职业生涯初期,他也宁愿选择有深度的小角色,而非高片酬的商业片。

成为巨星后,他避开可能限制他戏路的超级英雄电影,选择与顶尖导演合作复杂角色。

接演什么电影固然重要,但知道应该拒绝那些角色,也是演员成功的重要能力。

每一次拒绝,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演员;

每一次错过,都是为了更精准的相遇。

这或许就是老李能够从偶像派成功转型实力派影帝的终极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