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汛期与用电高峰叠加的复杂形势,电站秉持“度电必争”理念,密切联动电网、气象及水利部门,精准预判来水趋势并动态优化发电方案,最大限度挖掘水资源潜力。
黄河上游,海拔3300米的高原上,玛尔挡水电站正以磅礴之力将滔滔黄河水转化为清洁电力,单日发电量突破4028万千瓦时,创下年度新高。

01 高原电力巨无霸
玛尔挡水电站坐落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上游约5千米的黄河干流上,地处海拔3300米的高原,是黄河流域海拔最高、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55万千瓦和1台单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
这一超级工程是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全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的核心工程,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点。
截至2025年4月10日,玛尔挡水电站全面投产100天时,累计贡献绿色电力已超36亿千瓦时。而到9月初,2025年累计发电量超32亿千瓦时,自2024年4月1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以来,累计发电量超61亿千瓦时。
02 智能运营保障电力稳定供应
玛尔挡水电站的运营管理体现了现代化能源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
面对汛期与用电高峰叠加的复杂形势,电站建立了早晚工作会议机制,强化24小时应急值守,密切联动电网、气象及水利部门,精准预判来水趋势并动态优化发电方案。
为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电站全面开展设备隐患专项排查,重点加强发变电设备、稳控系统及并网线路的巡检维护。针对大坝、厂房及输电线路等关键设施实施特巡特护,增加重载设备巡检频次。
电站还采用先进的红外测温技术对高温区域电缆进行精准监测,有效保障了设备可靠性,为机组长周期高负荷运行奠定基础。
在技术创新方面,玛尔挡水电站在国内首次采用大型水轮机组长时调相与动态调控关键技术,用压缩空气强制压低尾水管中的水位,减少调相运行方式下的有功损耗,提升发电效率。
03 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并举
玛尔挡水电站不仅是一座清洁能源工厂,更是生态保护的典范工程。电站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2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81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04万吨。
电站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既有丰富的资源,也守护着最脆弱的生态。自建设伊始,电站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水电站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生态保护举措:给鱼儿修“电梯”——安装两套升鱼装置帮助鱼类穿过大坝回到上游栖息地;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人工孵化和育种后再放流回归自然。
截至目前,玛尔挡公司已培育拟鲶高原鳅、黄河裸裂尻鱼等5种珍稀鱼种,放流各类鱼种31万多尾,有效补偿了黄河流域珍稀鱼种数量,保持黄河流域水生生物的平衡。
在陆生生态保护方面,投入资金近1.5亿元,补植移栽青海云杉、祁连圆柏58000多株,复绿250多亩,实现了施工区域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指数达到100%以上。
玛尔挡水电站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发电数据上,更体现在其对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贡献上。
这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水电站,正将黄河之水转化为清洁电力,每年节省标准煤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
它同时守护着三江源的生态多样性,通过增殖放流31万尾珍稀鱼种和种植数万株高原植物,让绿色成为黄河流域最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