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读《心若菩提》:在曹德旺的人生里,看见商业与良知的共生

合上《心若菩提》时,窗外的天刚擦黑,楼下便利店的灯亮得暖融融的。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营造的 “成功学鸡汤”,

合上《心若菩提》时,窗外的天刚擦黑,楼下便利店的灯亮得暖融融的。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营造的 “成功学鸡汤”,曹德旺就像坐在对面的长辈,把自己这辈子的事儿慢慢道来 —— 从少年时跟着父亲卖烟丝,到后来创办高山玻璃厂,再到成为 “中国首善”,字里行间全是实打实的人生经历,却比任何理论都更有冲击力。

最让我触动的,是他对 “赚钱” 和 “做人” 的平衡。在很多人眼里,商人的核心是 “逐利”,但曹德旺偏不这么干。书里写过一件事:上世纪 90 年代,福耀玻璃刚打开市场,有批玻璃因为模具问题出现了细微的瑕疵,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下游厂家也表示愿意接受。可曹德旺知道后,硬是下令把这批价值几百万的玻璃全部销毁。有人劝他 “没必要这么较真”,他却说:“钱可以再赚,但信誉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那时候的几百万,相当于现在的几千万,对刚起步的福耀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也正是这份 “较真”,让福耀后来成了全球汽车玻璃行业的龙头 —— 客户知道,跟曹德旺合作,永远不用担 “质量” 的心思。

他的 “实在” 还体现在对员工的态度上。书里提到,2008 年金融危机时,很多企业都在裁员降薪,福耀的管理层也提议 “缩减开支”。曹德旺却反驳:“员工跟着我们干,是把全家的生计都托付给了公司,我们不能在难的时候把他们推开。” 最后不仅没裁员,还给员工涨了工资。他说 “做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对员工好,员工才会对企业好”,这话听着朴素,却是最实在的管理哲学。现在很多企业喊着 “以人为本”,可真到了困难的时候,能像曹德旺这样守住底线的,少之又少。

除了做企业,书里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 “家国情怀”。曹德旺不是那种喊着口号的人,他的爱国,都藏在实实在在的行动里。早年间,中国的汽车玻璃几乎全靠进口,价格高得离谱,很多车企都被 “卡脖子”。曹德旺看着心里着急,下定决心要做出中国自己的汽车玻璃。那时候没人相信他能成 —— 技术跟不上,设备要从国外引进,连人才都难找。可他就是凭着一股 “不服输” 的劲儿,一点点钻研,一次次试验,最后不仅做出了合格的玻璃,还把价格降了下来,让中国车企不再受制于人。他说 “我做玻璃,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给国家争口气”,这句话里的底气,不是凭空来的,是靠无数个日夜的坚持拼出来的。

后来福耀玻璃做大了,他又开始投身公益。截至现在,他捐出的钱已经超过 160 亿,建学校、修公路、帮灾区,只要是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地方,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有人问他 “捐这么多钱不心疼吗”,他笑着说 “钱是社会的,我只是暂时保管而已,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比放在银行里有意义多了”。这种 “财富观”,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现在很多人追求 “财富自由”,可曹德旺让我明白,真正的 “自由”,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能把财富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为社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书里还有很多细节,让我看到了曹德旺 “接地气” 的一面。他会在出差的时候,跟司机一起吃路边摊;会在工厂里跟工人聊家常,知道哪个工人家里有困难;甚至会因为员工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亲自去盯着改进。他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而变得 “高高在上”,反而始终保持着对普通人的尊重。他说 “我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知道普通人的难处”,这份 “共情力”,是很多成功人士都缺少的。现在很多企业家喜欢讲 “格局”“战略”,可曹德旺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 “大格局”,是能看到普通人的需求,能体谅别人的难处,是 “把人当人看” 的真诚。

读《心若菩提》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在想:为什么曹德旺能走到今天?是运气吗?显然不是。是他的 “实在”—— 对客户实在,对员工实在,对国家实在;是他的 “坚持”—— 认准一件事,就不管多难都要干到底;是他的 “良知”—— 不管赚多少钱,都不丢做人的底线,都不忘自己的责任。这些品质,看似普通,可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很多人都在追求 “快速成功”,都想走捷径,都想 “赚快钱”。可曹德旺的人生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走。它需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拼,需要你在利益面前守住底线,需要你在困难面前不放弃,需要你在拥有财富后不忘责任。就像他在书里写的:“心若菩提,行则致远。” 一个人的心里装着良知、装着责任、装着家国,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合上书,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采访,曹德旺说 “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玻璃”。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好、做精,把一件事做到对国家、对社会有意义,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心若菩提》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赚钱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书。它让我们看到,商业可以有温度,财富可以有意义,人生可以有更高的追求。

如果你也对现在的生活感到迷茫,对 “成功” 有困惑,不妨读一读《心若菩提》。在曹德旺的故事里,你会找到答案 —— 不是关于 “如何赚更多钱”,而是关于 “如何活成一个更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