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甩锅中国,中东危局再升级!
联合国142票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决议的硝烟未散,以色列总理的一记“AI信息围堵”指控,将中国拖入中东外交战局。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9月15日会见美国州议员代表团时抛出惊人言论,声称中国和卡塔尔等国投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社交媒体对以色列进行“信息围堵”。
这一指控引发中方迅速反应。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发言人18日表示感到“震惊”,指出相关说法毫无事实依据,有损中以关系,并直言以方这是“病急乱投医”,找错了对象,更开错了药方。
01 以色列的多线出击与外交孤立
内塔尼亚胡的指控并非凭空出现。近期以色列在中东地区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与哈马斯、真主党和叙利亚等多方冲突不断升级。
9月20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继续扩大在加沙城的地面行动范围,过去24小时内对加沙地带约100处目标实施空袭。同时,以军在汗尤尼斯、拉法等地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
更令人震惊的是,以色列本月9日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袭击,针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层进行“精准打击”,导致5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卡塔尔安全部队人员死亡。
这一行动引发卡塔尔强烈反应,已向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递交正式信函提出投诉。
02 联合国决议与国际社会的立场
以色列面临的外交孤立在联合国表现得尤为明显。9月12日,联合国大会以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支持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
该宣言强调加沙战争“必须立即停止”,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应治理和控制所有巴勒斯坦领土,并呼吁以色列公开、明确地承诺支持“两国方案”。
美国和以色列当天投下反对票。美国代表团顾问奥塔古斯称该决议是“误导性且不合时宜的宣传噱头”,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达农则称此次决议是一场“政治表演”。
03 中国在中东的平衡外交
面对内塔尼亚胡的指控,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发言人作出了明确回应,指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强调“以色列的合理安全关切应当得到尊重,巴勒斯坦的生存权、建国权、发展权也应落到实处”。
中国在中东地区一直秉持相对平衡的外交立场。近年来,中国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提出并同地区国家一道加快落实“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
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呼吁以方“立即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尽快实现全面持久停火,防止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
04 以色列的内外困局
内塔尼亚胡政府之所以抛出“AI信息围堵”指控,与其面临的国内外多重压力密切相关。
以色列国内反对声音不断增大。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未能完全消灭哈马斯,反而导致更多平民伤亡。
经济上,以色列旅游业收入同比下降60%,高科技企业因国际制裁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
地区关系方面,以色列的空袭卡塔尔行动开创了恶劣先例,严重破坏和平努力,威胁地区安全。卡塔尔作为以色列与哈马斯进行停火谈判的主要斡旋方之一,此前一直是地区调解的重要桥梁。
05 AI指控背后的战略误判
内塔尼亚胡的“AI信息围堵”指控,反映了以色列对国际社会批评的错误解读。
实际上,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政策的批评主要源于对其军事行动和人道主义危机的关切。联合国大会142票支持“两国方案”的投票结果,清晰表明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立场。
中国参与联合国关于军事人工智能与和平安全的对话时强调,需要“区分战略机遇和人道主义机遇”,并指出“人工智能工具有助于确定平民环境的特征,支持将附带伤害降至最低的规划”。
这与中方一贯主张的和平解决冲突立场是一致的。
06 中东和平的前景
尽管当前局势紧张,但和平解决巴以冲突的国际努力仍在继续。由法国和沙特阿拉伯主导起草的纽约宣言为巴以问题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宣言内容包括在加沙地带立即停火,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建立一个有生存能力、拥有主权的巴勒斯坦国,解除哈马斯武装并将其排除在加沙地带治理之外。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此前曾强调:“安理会决议的权威性不容挑战,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承担起责任。”
随着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持续扩大,内塔尼亚胡政府的选择越来越有限。空袭卡塔尔、指控中国AI围堵,这些行动只会加深以色列的外交孤立。
联合国145票同意巴勒斯坦总统以视频方式参会的决议表明,国际社会渴望打开和平之门。历史将证明,甩锅中国不会解决以色列的安全困境,只有回到谈判桌,正视巴勒斯坦人的基本权利,才能实现持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