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在广州举办的“AI向新,价值跃升”体验经营&数智生活创新发展合作论坛上,华为云核心网产品线总裁高治国指出,当前终端、网络、业务独立创新的瓶颈,并提出以5G-A与AI深度融合推动网络能力产品化的核心路径,为行业在AI时代实现价值跃升提供了清晰指引。
运营商高端化转型:三大核心痛点制约价值提升
近20年来,终端通过高端化、系列化产品布局成为用户业务入口,凭借预装分发与用户经营构建了成熟商业模式;互联网运营者则以数据和支付为核心,通过广告、游戏、电商等业务占据产业价值高地。
相比之下,作为连接基础建设者的运营商却陷入“管道化”困境,价值逐渐下沉,未能充分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高治国强调,运营商亟需摆脱被动支撑角色,通过经营核心能力、打造高频交互入口、创新产品体验,在产业链价值分配中争取更大话语权,实现产业蛋糕的共同做大。
当前产业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终端、网络、业务单点创新的局限性与用户体验需求升级的不匹配。
高治国用案例揭示了三大痛点。高端手机的降噪功能难以解决通话卡顿,根源在于缺乏网络协同的生态级降噪能力;短视频业务在忙时为应对流量高峰,不得不降低码率,导致1080P高清内容占比从非忙时的60%骤降至不足10%,消费者手持2K分辨率手机却被迫观看540P低清内容;网络对云业务缺乏精准感知,无终端协同则无法实现差异化体验供给,用户难以直观感受网络价值。
AI时代破局:5G-A与AI融合开启价值跃升新契机
AI时代的到来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历史契机。高治国指出,海量智能体业务的涌现,对终端算力、应用内容和网络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推动端、网、业协同进入新阶段。
华为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实践证明,将AI技术融入5G-A网络,推动网络能力产品化,能够实现体验与价值的双重跃升。这一转型路径并非空中楼阁,而是通过四大具体方向逐步落地,构建起从基础服务到未来布局的完整体系。
在基础数据服务领域,“黄金管道+专载保障”的组合方案实现了差异化体验的产品化。通过AI网络运行感知大模型,网络可实时洞察不同业务的用户体验,在不影响普通用户服务的前提下,将5G-A芯片资源与系统独立资源优先分配给VIP用户,打造专属业务通道,实现倍速速率体验。
MyLogo端网协同方案,不仅为用户提供专属身份标识,更升级为可交互的体验释放窗,让用户实时感知网络状态与权益保障,成为运营商提升用户黏性的高频交互入口,推动从流量经营向体验经营转型。
AI赋能让传统通话业务焕发新生机。高治国提出的“智能交互通话”方案,通过两大创新突破通话体验天花板。一是网络侧AI降噪技术,摆脱对特定终端的依赖,可精准屏蔽杂音,实现“一方订购,双方受益”的高品质通话;二是基于Data Channel的数据通道构建交互式通话场景,将纯语音通话升级为触屏交互平台,在用户办理复杂业务时,实时推送服务信息,实现“通话即服务”,让通话从信息传递工具升级为高效业务办理入口,契合AI时代用户对省时服务的付费意愿。
华为技术赋能:多维度方案助力运营商抢占AI机遇
针对短视频行业的体验痛点,华为推出高清视频加速产品,通过媒体中继技术实现多方共赢。网络在UPF节点缓存抖音等平台的高热度高清内容,只需接收一份源文件即可同步分发给多个用户,在不改变现有带宽结构的情况下,显著提升视频画质与传输效率。移动、抖音与华为的联合验证显示,该方案可使高清视频占比提升40%以上,时延降低近一半,同时激发用户观看时长,既优化了用户体验,又帮助短视频平台降低带宽成本,为运营商释放流量价值,构建起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
面向AI智能体业务,高治国前瞻性地提出算力中继方案。面对终端算力不足、端云协同时延过高的挑战,通过在核心网部署算力资源,终端可就近卸载渲染需求,云侧仅需推送轻量化模型与视频文件,实现“边下载、边渲染、边播放”的全新体验。这一布局精准应对了未来百亿级数字智能体与具身智能体对网络带宽、时延和算力的严苛要求,为运营商抢占AI时代产业先机奠定基础。
高治国在演讲结尾强调,网络能力产品化的实现离不开端、网、业的深度协同。华为将持续携手终端与业务云伙伴,通过技术创新丰富5G-A网络核心能力,推动网络从“数据管道”向“价值服务平台”转型。
点评:5G-A+AI驱动通信产业价值重构
5G-A与AI的融合,无疑是通信行业在新时代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打破了传统通信网络的局限,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
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协同创新是关键。终端、网络、业务三方的深度协同,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能力的互补融合 。只有通过协同创新,才能充分挖掘5G-A与AI融合的潜力,推动通信产业实现全面价值跃升 。
展望未来,随着5G-A与AI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通信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