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01柳湘莲为何在尤三姐死后出家
尤三姐在贾琏的撮合下和柳湘莲定亲,只因宝玉的一句:“她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我在那里和她们混了一个月,怎么不知?真真一对尤物,可巧她又姓尤。”彻底打破了柳湘莲的幻想。
柳湘莲是个什么样的人?
柳湘莲是个没落的世家弟子,父母早亡,而他本人和宝玉一样不喜欢科考,反而喜欢游荡在戏院串戏,喜欢扮演“小生”。
他长相俊朗,又有几分武艺和侠气,深受很多人的喜欢,其中薛蟠就曾表达过对柳湘莲的喜爱。
但他不喜欢被世俗所累,常年在外游荡,身上比宝玉多出几分江湖气。
这样的柳湘莲虽然家世并不算甚好,但对未来的妻子要求极高。
他喜欢美女,喜欢干净纯洁多情的美女。
这大概与他所串的戏文有关。
在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中,薛蟠自上次会过柳湘莲一次后便念念不忘,又打听他“最喜串戏,且串的都是生旦风月戏文。”
什么是风月戏文?
“风月戏文”指的是以男女情爱、婚恋纠葛为核心内容的戏曲剧本,题材多围绕才子佳人的相遇、相恋、悲欢离合展开,风格偏柔情婉转,常带有浪漫或缠绵的色彩。
由此可想柳湘莲的爱情观应该来自这些戏文。
他对妻子品性的要求是绝对的清白和精神上的高度匹配。
因此他因为尤三姐不够清白而拒绝了她,尤三姐在他面前自刎时,用死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人格的清白,柳湘莲才看到尤三姐身上对爱的极致追求正好契合了他的爱情观。
可此时已晚,他只能带着对尤三姐的悔恨和愧疚,用出家的方式殉葬自己的爱情。
02但尤三姐爱的并不是柳湘莲
尤三姐曾说:“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与老娘拜寿。他家请了一起串客,里头有个作小生的,叫作柳湘莲,她看上了,如今要是他才嫁。”
可见尤三姐对柳湘莲是一见钟情。
尤三姐死的时候大概在17到20岁,五年前也就是她12到15岁的时候开始暗恋柳湘莲的。
那时候正好是女子情窦初开的年纪,但是尤三姐和其他女子不同,她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又常常带着她姐妹二人混迹于贾府的宁国府找尤大姐过活。
从种种事情来看尤老娘是一个糊涂昏聩、贪图富贵且软弱无能的人。
尤氏姐妹从小在宁国府居住,被贾珍父子骚扰,尤老娘不但知道,而且还纵容这些事情发生,根本不考虑女儿的未来。
尤二姐逐渐养成了尤老娘的性格,但尤三姐并不是这样的人。
当初被贾珍父子欺负时,尤三姐还小,身后没有靠山,对贾珍父子也毫无反抗的力量。
后来随着她年龄渐长,她越来越想逃离这样的生活环境。
可是母亲和姐姐无一人站在她身后支持她。
于是她就幻想自己身边有一个英雄出现。
03活在幻想中的尤三姐
柳湘莲在风月戏中扮演的正好是爱妻入骨的小生,他的形象和戏文正好满足了尤三姐心目中那个“英雄”的形象。
而现实中的柳湘莲,不仅会武功,还有几分侠气,他不仅可以用武力拒绝薛蟠的骚扰,还能在薛蟠外出时遭流氓抢劫并被羞辱,柳湘莲恰好撞见,当即出手将流氓打跑,救下薛蟠。
而且他还拒绝薛蟠的谢礼,也不与他同流合污。
他还给秦钟修坟。
这些都是柳湘莲重情重义的表现。
正因为如此,尤三姐才分不清戏文和现实,认为柳湘莲就是自己心目中幻想的丈夫形象。
她才渴望和柳湘莲结合,让柳湘莲这个英雄把自己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
在古代作为女子,能够自救的方式太少,而嫁对人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尤三姐也不能免俗。
她把柳湘莲当成了戏文里爱妻如命的英雄,可惜柳湘莲虽然侠肝义胆,但却是俗人一个。
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妻子名声不好,不够清白和丑陋不堪。
他对女子的品性要求极高,却又从流言蜚语中来判断尤三姐的人品。
说到底柳湘莲根本不是尤三姐的英雄,她爱的英雄只是戏文中的那个“人”,而柳湘莲根本不是。
柳湘莲的滤镜一旦打破,尤三姐心中唯一的希望破灭了,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够拯救她,于是她只能通过死来证明自己的品性。
也是用死来解脱自己。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您的转发、点赞、留言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