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平型关亮剑,一战捅破日军不败神话,八路军从此名震天下!

平型关亮剑,一战捅破日军不败神话,八路军从此名震天下!......1937年的秋天,整个中国都害了病,一种叫“恐日症”的

平型关亮剑,一战捅破日军不败神话,八路军从此名震天下!

......

1937年的秋天,整个中国都害了病,一种叫“恐日症”的病。

都说日本兵是钢浇铁打的,刀捅不进,枪打不穿,就连装备最好的中央军,也是一碰就碎。

可就是这个时候,一支穿着草鞋、扛着破枪的队伍,硬是把自己扔进了一个十死无生的山沟里。

他们要去干一件全天下人都觉得是疯了的事,而带头的那个人,手里的牌,烂得可怜。

01:山雨欲来,谁都瞧不上的“土八路”

1937年8月,整个华北的天,都是灰的。

7月7号卢沟桥的枪声还没散干净,转眼间,北平、天津就丢了。

日本人的太阳旗,插得到处都是。

老百姓们是真的怕了,那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寒气。

大家都在传,说日本兵开着铁王八(坦克),端着歪把子(机枪),个顶个都是天兵天将下凡。

这种恐惧,不是空穴来风。

在正面战场,国军的精锐德械师,在上海打得血流成河,可还是挡不住日军的脚步。

华北这边,更是兵败如山倒。日本人的进攻路线图画得明明白白,三路大军像三把烧红的刀子,直插华北的心脏地带。

这三路里头,最横的一路,就是板垣征四郎指挥的第五师团。

这帮人有个外号,叫“钢军”,是日军的王牌甲种师团,里面的兵都是从广岛挑出来的,出了名的能打、敢死。

他们一路打过来,就没输过,那股嚣张气焰,简直要烧到天上去。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山西。

山西当时的当家人,是“山西王”阎锡山。

阎老西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手底下的晋绥军,看着人多,真拉出去跟“钢军”硬碰硬,那纯粹是拿豆腐去撞墙。眼瞅着家门口就要被人拆了,他急得嘴上都起了燎泡,只能一边硬着头皮顶着,一边到处求援兵。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支队伍从陕北开进了山西。

他们就是刚换上国民革命军军装的第八路军。

说实话,当时没几个人拿正眼瞧他们。

阎锡山心里更不知道在想什么,这不就是当年被自己追着满山跑的红军吗?

现在是穿上了新衣服,可芯子还是那个芯子。让他们来打日本人?别是来我这儿抢地盘、混军饷的吧?

这种想法,不止阎锡山有。全国上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这支队伍,有好奇,有怀疑,但更多的是不信任。

八路军自己也憋着一股天大的劲儿。

从红军改编过来,他们背了太多闲言碎语。有人说他们“游而不击”,保存实力。这口气,不出不行!他们急需一场硬碰硬的胜仗,一场能打得山河变色、让全国人民都闭上嘴的胜仗!

他们要用实打实的战绩告诉所有人: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真心抗日的,是能打鬼子的,而且是能打赢的!

这个千斤重担,就这么落在了八路军三个师里头,战斗力最强的115师身上。

而115师的最高指挥官,是一个叫林彪的年轻人。

这个人那年刚30岁,话不多,人看着还有点瘦弱,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一个人对着地图发呆。

可他手下的兵,没一个不服他。

因为这个不爱说话的师长,脑子里装的全是些让人拍案叫绝的鬼点子。

他打仗,从来不按常理出牌,招数又刁又狠,总能从最不可能的地方,给敌人致命一击。

此刻,林彪就站在一幅巨大的山西地图前,手指头慢慢地划过一道又深又长的山沟。那个地方,叫平型关。

他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里的崇山峻岭之中,正酝酿着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

他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道天大的难题:一边是气焰熏天、装备精良的日军“钢军”;另一边,是自己手上这点可怜的家当,装备差到什么地步呢,好多战士连草鞋都没得换。

硬拼,那是找死。

必须得找个地方,一个能让日军的“钢”施展不出来,让自己的“土”能发挥到极致的地方。他要给不可一世的板垣师团,准备一个永生难忘的“惊喜”。

02:寻龙点穴,一场压上全部身家的豪赌

“不行,师长,这不是打仗,这是送死!”

115师的指挥部里,空气紧张得能拧出水来。一个参谋指着地图上那条又细又长的线,脸都憋红了。

林彪没吭声,只是拿起铅笔,在那条线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那个被画圈的地方,叫乔沟。

按理说,115师接到的命令,是在平型关正面战场,配合阎锡山的晋绥军打阻击。

那地方地势相对开阔,好防守,但反过来说,也正好方便日军的坦克、大炮排开阵势。

到那个时候,就是拿人命去填。115师这点家底,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所以林彪压根就没想过要去正面硬抗。他带着几个参谋,换上老百姓的衣服,悄悄在平型关附近的山里转了好几天。当他第一眼看到乔沟的时候,两眼都放光了。

那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啊!

说它是路,都抬举它了。

那就是一条被山洪冲了千百年的大裂缝,蜿蜒十几里地,窄的地方,一辆卡车过去都得小心翼翼地蹭着边。路两边,是几十米高的黄土悬崖,跟刀削似的,上面长满了乱七八糟的野草和灌木。

这地方,简直就是老天爷给准备好的一口巨大的棺材。

只要把敌人引进来,那就等于关上了棺材盖,插翅难飞。

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疯狂地生长:放弃正面战场,把全师的主力,像一把把尖刀,全都插进乔沟两侧的山崖里。不打什么骚扰战,不打什么阻击战,就打一场把敌人全部包圆儿的伏击歼灭战!

这个计划一说出来,指挥部里当场就炸了。

“师长,这赌得太大了!”副师长聂荣臻眉头紧锁,他虽然也看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风险实在太高,“咱们把老本全都押上去,万一日本兵不走这条路,或者我们的情报出了岔子,这上万弟兄陷在敌后,想撤都撤不出来!”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大家都觉得,还是稳妥点好,按照游击战的打法,零敲碎打地骚扰一下就行了,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险。

林彪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等所有人都说完了,他才慢慢抬起头,那眼神,跟山里的猎鹰一样。

他走到地图前,斩钉截铁地开了口,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砸在地上:

“我知道这是赌。但是,咱们打十场不痛不痒的小仗,也比不上打一场能让全国都听见响儿的大仗。这一仗,不光是给日本人打的,更是给全中国的父老乡亲打的!我们要让所有人都亲眼看看,他小日本不是什么不可战胜的神话,我们八路军,是怎么揍他们的!”

这番话说完,指挥部里鸦雀无声。所有人心里的那团火,都被点燃了。

命令很快就传了下去,整个115师都动了起来。

杨得志的685团,任务是“关门”,从南边抢占一个叫“老爷庙”的高地,把鬼子的退路彻底堵死。

李天佑的686团,是这次行动的“刀刃子”,埋伏在乔沟最核心的地段,负责把敌人的队伍拦腰斩断。

杨成武的独立团和687团,任务是“堵口”和“断尾”,从北边顶住敌人的先头部队,再从东边截住可能赶来增援的敌人。

这是一个天衣无缝的口袋阵,一个铁了心要把敌人嚼得骨头渣子都不剩的绝杀局!

1937年9月24号的晚上,天像是漏了个窟窿,大雨下得没完没了。上万名八路军战士,嘴里咬着木棍防止说话,身上背着五花八门的家伙事儿,踩着没过脚脖子的烂泥,悄无声息地钻进了漆黑的山林。

他们必须在天亮之前,到达指定的埋伏地点,然后像石头一样,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

雨水冰冷刺骨,可每个战士的心里,都烧着一团火。他们知道,明天,就在这片不起眼的山沟里,他们将要用自己的血肉,去撞一撞那所谓的日军“钢军”,看看究竟谁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