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辽造十四年式野战炮的原型,百禄M18型野战炮

民国初年,辽宁省沈阳市的名字叫奉天市,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里有一家创建于1921年,国内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名叫东三省兵

民国初年,辽宁省沈阳市的名字叫奉天市,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里有一家创建于1921年,国内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名叫东三省兵工厂。1925年,该厂引进奥地利百禄公司的技术以及零部件,造出了一款野战炮,因为这年是民国十四年,所以定名为十四年式野战炮。

M-18野战炮

这款炮仿造的原型为奥匈帝国的M18型野战炮,不过该炮并没有在奥匈军队中发挥作用,咱们来聊一聊它的来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装备的主力野战炮口径除了英国采用84毫米外,基本上都用75-77毫米,当时流行的军事思想认为,70多毫米的火炮完全可以主宰战场态势。不过一战爆发后发现,70多毫米火炮发射的榴弹对付无防护的步兵那是手拿把攥,但面对坚固的工事破坏力明显不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构筑了大量钢筋混凝土碉堡,70多毫米口径的野战炮威力较小,无法破坏这些防御工事。于是一战末期各国兵工厂都开始研制更大口径的野战炮。奥匈帝国军队一战期间装备的野战炮口径为76.5毫米,难以满足前线火力需要,于是军方高层责成本国兵工厂开发大口径野战炮以支援部队作战。当时该国两大军工企业为百禄公司和斯柯达公司,它们都拿出了自己设计的83.5毫米野战炮。

经过测试,百禄公司的M18型野战炮性能更好,因此被军方选中。该炮设计新颖,炮架安装在弯曲的轮轴上,由于驻锄围绕垂直钉旋转,因此调整方向射角移动整个炮架的时候,驻锄或车轮都不需要移动。有了这个创新设计,使M18既可以当作野战炮,还可以用作山地炮。在山岳丘陵地带使用时,M-18可以换装特殊的狭窄轮组,以方便在崎岖的山地运动。为了便于机动,该炮还可以分解成三个部分随部队行进。

M18式野战炮的后座系统采用液压复进,炮架为箱式,口径83.5毫米,战斗全重1478公斤,炮管长度2.756米,弹重9.9公斤,最大射程12080米。这么好的一款火炮却生不逢时,百禄公司刚生产了6门,奥匈帝国就战败解体了,因此M18式83.5毫米野战炮未能参战。

战后奥匈帝国分成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多个国家,百禄公司位于奥地利境内。1924年,中国东三省兵工厂从百禄公司引进370套M18野战炮的零部件,聘请该厂的技术顾问,于1925年生产该炮,至1931年,总共造了300余门十四年式野战炮。

辽造十四年式野战炮

不过辽造十四年式野战炮与原型M18型野战炮在口径上有所不同,十四年式改成了7.7毫米,虽然威力稍低,但重量也降到了137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