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从精准掷弹到无人机猎手:铅垂精密的战术转型之路

从精准掷弹到无人机猎手:铅垂精密的战术转型之路——解析P3 M110系列武器系统的技术迭代与战略博弈引言:一场未竟的竞标

从精准掷弹到无人机猎手:铅垂精密的战术转型之路

——解析P3 M110系列武器系统的技术迭代与战略博弈

引言:一场未竟的竞标与一场蓄力的转型

在美军“烽火问鼎计划”(MD三等人下一代单兵武器系统)的竞标中,铅垂精密产品有限公司(Plumb Precision Products)的“P3 M110精密榴弹发射器”(P3 M110 PGS)曾以低成本改装方案与空爆弹药技术引发关注。尽管其第一阶段竞标最终落败,但这家公司并未止步,而是迅速将技术积累转化为针对无人机威胁的全新武器系统——P3 M110(A1)反无人机步枪(PE M110(A1) C-UAS)。这一转型不仅体现了轻武器领域“竞标失败-技术复用-市场突围”的典型路径,更折射出现代战场对“低成本、多任务、智能化”武器的迫切需求。

------

一、P3 M110 PGS:一场“性价比革命”的竞标实验

1. 技术定位:M110步枪的“口径革命”

P3 M110 PGS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将M110/M110A1狙击步枪改装为12号霰弹枪平台,通过更换枪管、弹匣与枪机组件,实现从7.62mm狙击弹到17.5mm空爆/碰炸弹药的跨越。其技术亮点包括:

• 弹药创新:基于12号霰弹枪子弹改造的17.5mm弹药,采用可编程空爆引信,可在目标上空3米处爆炸,形成破片杀伤区;

• 改装成本:每套改装费用低至2500美元,仅为其他竞标方案(如通用动力60mm单兵火箭)的1/5;

• 兼容性:保留M110步枪的战术导轨与光学瞄准镜,士兵无需重新训练即可上手。

竞标背景:美军“精准掷弹兵系统”(PGS)计划旨在为步兵班提供一种“肩射、曲射、空爆”三位一体的火力支援手段,替代传统的M203榴弹发射器。铅垂精密的方案因成本优势与弹药灵活性入围第一阶段,但最终因射程不足(空爆弹有效射程仅400米)与可靠性争议(霰弹枪结构在恶劣环境下的故障率)败给洛克希德·马丁的“智能榴弹发射器”。

2. 落标启示:低成本方案的边界

P3 M110 PGS的失败揭示了军方竞标的残酷逻辑:性价比需以性能达标为前提。尽管其改装费用诱人,但17.5mm弹药的杀伤半径(约5米)远小于60mm火箭弹(20米),且空爆引信在风沙环境中的稳定性存疑。正如五角大楼武器评审专家所言:“我们不会为节省2000美元而让士兵冒生命危险。”

------

二、PE M110(A1) C-UAS:无人机时代的“战术万金油”

1. 设计理念:从“地面火力”到“空中防御”

竞标失败后,铅垂精密迅速调整方向,将P3 M110的技术基础转向反无人机领域。其核心改造包括:

• 弹药扩展:

• 主弹药:12号霰弹(含钢珠杀伤弹与电磁干扰弹),用于对付FPV(第一视角)自杀式无人机;

• 下挂弹药:HK M320单发榴弹发射器(40mm高爆弹),应对中型无人机;

• 战略弹药:雷神“长矛”导弹(射程2000米),打击大型无人机或集群目标。

• 探测系统集成:

• 声学探测:通过麦克风阵列定位无人机电机噪音;

• 激光追踪:利用低功率激光束持续照射目标;

• AI目标识别:内置算法区分无人机与鸟类,减少误判。

2. 技术优势:模块化与多任务能力

PE M110(A1) C-UAS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平台通用+任务定制”的现代武器哲学:

• 快速切换模式:士兵可在30秒内更换弹药类型(霰弹→榴弹→导弹);

• 火力覆盖层级:【表格】

目标类型 弹药选择 有效射程 杀伤方式

FPV无人机 12号霰弹(电磁弹) 0-200米 干扰信号+物理破坏

中型无人机 40mm高爆弹 400米 破片杀伤

大型无人机 “长矛”导弹 2000米 定向爆破

• 成本可控:基础版(仅霰弹+探测系统)单价约8000美元,仅为专用反无人机系统(如“毒刺”导弹)的1/3。

3. 实战场景模拟

在美军“黑旗”演习中,PE M110(A1) C-UAS展示了典型作战流程:

1. 探测阶段:声学传感器在1.5公里外发现无人机噪音,AI系统标记目标;

2. 跟踪阶段:激光追踪器持续照射,引导射手调整射击角度;

3. 打击阶段:

• 对FPV无人机:发射电磁干扰霰弹,使其失控坠毁;

• 对巡飞弹:发射40mm榴弹,在50米距离上空爆杀伤;

• 对固定翼无人机:发射“长矛”导弹,通过数据链修正弹道。

士兵反馈:

“以前我们需要携带霰弹枪、榴弹发射器和标枪导弹三种武器,现在一把PE M110就能搞定。最关键的是,AI能帮我们区分无人机和海鸥——这在沙漠里太重要了。”

------

三、市场博弈:军用与民用的双重布局

1. 军方采购:填补“轻型反无人机”空白

美军“联合反小型无人机办公室”(JCO)已将PE M110(A1) C-UAS列入“2025年前优先装备清单”,预计首批采购5000套,主要用于:

• 步兵班近距离防御;

• 基地外围巡逻队;

• 特种部队渗透任务。

2. 民用市场:执法机构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铅垂精密同步推出民用版PE M110,面向全球执法机构:

• 去军事化改造:移除“长矛”导弹接口,仅保留霰弹与榴弹功能;

• 合规设计:通过ATF(美国烟酒枪炮爆炸物管理局)认证,避免“导弹技术”管制;

• 典型客户:中东石油设施安保队、拉美毒品走私拦截部队。

3. 竞争挑战:如何应对“专用系统”围剿

尽管PE M110具有成本优势,但其面临两大竞争对手:

• 专用反无人机步枪:如以色列“智能射手”系统,集成更先进的雷达探测;

• 无人机干扰枪:如中国“沉默猎手”激光武器,可瞬间致盲无人机光学传感器。

铅垂精密的应对策略:

“我们不追求‘全能’,而是专注‘80%场景下的最优解’。对于步兵班来说,一把能打无人机、能发榴弹、还能兼容现有步枪的武器,比一台需要专门培训的‘黑科技’更实用。”

------

结语:失败是创新的另一种起点

P3 M110 PGS的竞标失败与PE M110(A1) C-UAS的崛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术武器进化闭环:从地面火力支援到空中防御,从单一功能到多任务集成,从军方竞标到军民两用。铅垂精密的故事证明,在轻武器领域,真正的创新不在于技术参数的堆砌,而在于如何精准捕捉战场需求的变化——当无人机成为新的“步兵威胁”,能快速调整技术路线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占据先机。

正如该公司首席工程师所言:“竞标失败让我们学会了一件事:军方要的不是‘最先进的武器’,而是‘最能解决问题的武器’。”而PE M110(A1) C-UAS,或许正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之一。

评论列表

77
77 2
2025-09-04 13:29
又是一款特种部队配枪。从俄乌冲突等近几年的几场局部战争看,普通部队拿把AK都够用。有鼓捣步枪的闲工夫不如多给士兵配几架无人机、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