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辅公祏凭铁链锁江狂傲不已,李靖一计破局,让他从 “宋帝” 变阶下囚

武德七年的长江岸边,铁链横江如巨蟒锁喉,十余里堡垒连绵似铁壁铜墙。辅公祏站在丹阳城头远眺,自以为凭此天险便能割据江东,却

武德七年的长江岸边,铁链横江如巨蟒锁喉,十余里堡垒连绵似铁壁铜墙。辅公祏站在丹阳城头远眺,自以为凭此天险便能割据江东,却不知一支由唐朝顶级名将组成的 “梦之队” 已悄然压境。

谁也没想到,舒国公辅公祏会突然扯起反旗。这位早年随杜伏威降唐的老将,趁着杜伏威入朝的空档,杀了兵权在手的王雄诞,自立为 “宋帝”,短短数月就席卷江南十余州。消息传到长安,李渊拍案而起,立刻点将出征:赵郡王李孝恭挂帅,李靖为副帅,再加上李世勣、黄君汉等猛将,六路大军水陆并进,剑指丹阳。

唐军阵营堪称 “神仙打架”:李孝恭刚平灭萧铣,熟稔水战;李靖是常胜将军,奇计百出;李世勣(徐茂公原型)更是能独当一面的帅才。反观辅公祏,虽有十万兵力,却把宝全压在了长江防线 —— 冯慧亮率三万水军屯博望山,陈正通领三万步骑守青林山,铁链锁江加却月城,摆出一副 “任你强攻” 的架势。

唐军抵达当涂时,全都倒吸一口凉气。长江江面的铁链粗如手臂,两岸堡垒箭楼林立,冯慧亮、陈正通深谙 “拖字诀”,任凭唐军叫阵,死活闭门不出。李世勣率先破局,率一万步兵强渡淮河,连克寿阳、硖石,直逼敌军侧后方,但面对坚固工事仍难有进展。

“不如直取丹阳!端了他老巢!” 众将的提议看似有理,却被李靖当场否决:“辅公祏在石头城留了重兵,丹阳哪是那么好攻的?万一旬月不下,冯慧亮从后夹击,我们就是腹背受敌!” 李孝恭深以为然,两人连夜定下一计:断粮道!

趁着夜色,黄君汉率轻骑绕到博望山后方,一把火烧了敌军粮库。三天后,冯慧亮军营就开始缺粮,士兵夜里偷偷溜出来挖野菜,往日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被逼急的冯慧亮果然中计,深夜派兵偷袭唐营,却见李孝恭中军帐灯火通明,守军严阵以待,只能仓皇退走。

“他们不是不想打,是在等我们疲惫!” 李靖站在帅帐地图前,手指重重敲在博望山与青林山间的开阔地,“得让他们主动出来!” 第二天清晨,唐军阵前出现了诡异一幕:数百名老弱士兵扛着破旧盾牌,慢悠悠地攻向冯慧亮的营垒,打了没几下就丢盔弃甲往回跑。

“唐军没人了?” 冯慧亮在城楼上看得真切,当即下令追击。三万敌军像潮水般涌出堡垒,追着唐军残兵跑了足足五六里,眼看就要追上,突然听到两侧山坳里鼓声震天 —— 卢祖尚的骑兵、阚棱的步兵如猛虎下山,早已列好战阵等着他们!

这正是李靖的连环计:用老弱诱敌,用精锐伏击,把敌军引出防御工事再聚歼。混乱中,阚棱突然脱掉头盔大喊:“你们不认识我了?还敢来送死!” 敌军士兵抬头一看,竟是当年杜伏威麾下的老上司,顿时斗志全无,不少人当场丢下兵器跪拜投降。战局瞬间逆转。唐军主力全线出击,冯慧亮的水军被铁链困住转不了身,不少战船被火攻烧毁,士兵纷纷跳江逃生;陈正通的步骑在旷野被骑兵冲得七零八落,死伤惨重。李孝恭与李靖亲率大军乘胜追击,从博望山到青林山,一百多里的路上全是敌军尸体,江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消息传到丹阳,辅公祏吓得魂飞魄散。这位刚称帝半年的 “宋帝”,连夜带着数万人弃城而逃,想投奔会稽的左游仙。可他没想到,李世勣早已率军堵在了必经之路。从句容到武康,辅公祏的部下越逃越少,最后只剩几十名心腹,最终被当地百姓抓住送给唐军。

武德七年三月,辅公祏在丹阳被斩首,江东彻底平定。这场战役不仅终结了江南最后的割据势力,更让李靖的 “诱敌伏击” 战术成了兵法经典 —— 以老弱示敌弱,以精锐藏实力,精准拿捏敌军心理,堪称以少胜多的典范。

战后论功,李孝恭获封吴国公,李靖加授岭南道抚慰大使,李世勣继续镇守江淮。这场战役看似是一场普通的平叛,实则为唐朝一统天下奠定了关键基石。试想,若没有李靖的精准判断,若唐军真的贸然进攻丹阳,恐怕历史就要改写。

真正的胜利从不是硬拼蛮力,而是像李靖那样,看透对手的弱点,再给出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