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从加20分到不加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高考照顾政策演变趋势分析

各位黑龙江高考生、家长朋友,大家好!在每年高考录取过程中,各类照顾录取对象政策一直是广大高考及家长关注的焦点。从本世纪初

各位黑龙江高考生、家长朋友,大家好!在每年高考录取过程中,各类照顾录取对象政策一直是广大高考及家长关注的焦点。从本世纪初以来至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高考照顾政策的演变趋势,呈现出从普惠照顾到精准激励的变化特点。本期《教育冷观察》《升学冷思考》,笔者为您选取2008年、2013年、2020年和2026年四个关键时间节点,为您做盘点分析。

一、2008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高考照顾政策回顾

2008年黑龙江高考,省内少数民族均可享受高考照顾政策,按照照顾程度分为两个类别。

类别一——七小民族,对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柯尔克孜、锡伯族考生,在所报省属院校调档分数线下降低20分投档;

类别二——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在所报省属院校调档分数线下降低5分投档,由院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点评:在2008年,七小民族所能享受到的高考照顾政策力度非常大,降低20分投档将让考生有更大可能迈入更高水平的高校。

二、2013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高考照顾政策回顾

2013年黑龙江高考,对省内少数民族仍然沿袭普惠制照顾政策,但在照顾程度及范围上与2008年相比有所区别,可划分为三个类别。

类别一——八小民族,对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达斡尔、蒙古、锡伯、俄罗斯族考生,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类别二——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类别二——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在所报黑龙江省属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降低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类别二与2008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

点评:与2008相比,照顾范围增加了一个民族——俄罗斯族;照顾程度从降低20分投档改变为增加10分投档。同时对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也制定了增加10分投档的照顾政策。

三、2020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高考照顾政策回顾

2020年黑龙江高考,对省内少数民族照顾政策收紧了范围,并严格对加分考生进行资格审核,共分三个类别。

类别一——八小民族,具有黑龙江省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经省民宗委审核确认的户籍在黑龙江省的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达斡尔、蒙古、锡伯、俄罗斯族考生,在参加2020年高考时,报考省属院校时,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类别二——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参加2020年高考时,报考全国院校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类别三——经省民宗委审核确认的户籍在民族区、民族乡(镇)且学籍在户籍所在县的高级中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在参加2020年高考时,报考全国院校时,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点评:与2013年相比,2020年的对八小民族的照顾范围从学籍和户籍两个层面作出了清晰界定;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从增加1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5分投档;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照顾范围也从学籍和户籍两个层面作出明确界定。

四、2023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高考照顾政策回顾

2023年黑龙江高考,对省内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进一步收紧范围,八小民族、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均不再享受照顾政策。

在这一年的少数民族高考照顾政策中,仅保留了一项,即“户籍在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且学籍在自治县的高级中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报考全国院校时,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点评:在2023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能够享受到高考照顾政策的仅限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地,且对户籍和学籍均有明确要求,照顾程度也有限,仅为增加5分投档。

五、写在最后

从上述高考照顾政策回顾可以发现,近20年来,黑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演变的核心逻辑是 “从普惠性照顾转向精准化激励”,通过压缩项目、降低分值、加强监督,有效回应了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期待。笔者预计,黑龙江省未来的高考照顾政策将更加着眼于衔接新高考的多元评价体系,进一步淡化“加分”概念,转向更灵活的人才选拔机制。

本文由《教育冷观察》《升学冷思考》原创,笔者所持观点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组织的绝对判断和建议,请您审慎参考,笔者和发布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如需转载,请与笔者联系,侵权必究。欢迎您点赞、吐槽、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