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传开。画面中,美军一支航母打击群正在海上航行。美军航母、补给舰、驱逐舰按阵型排开,并且补给舰还正在给驱逐舰进行补给。但就在这时,一艘中国海军的055型万吨大驱,赫然出现在画面中。而另一艘美军驱逐舰则加速驶来,似乎是想靠近055大驱。这种“贴脸式”对峙,场面可以说是火药味十足。从视频的拍摄角度来看,大概率是从美军另一艘驱逐舰上拍的。
另外还有一个航母上的拍摄视角,可以看到,我海军这艘055大驱,几乎是直接插入到美军补给舰与航母之间的位置。

不过,这段视频虽然是在10月13日左右传开的,但显然不是最近拍摄的。这里有一个关键线索,那艘加速的美军驱逐舰,编号是106,也就是阿利伯克级“斯托克代尔”号。实际上,“斯托克代尔”号这段时间一直部署在加勒比海,执行针对委内瑞拉的行动任务,根本不在太平洋,更不可能出现在南海。
再往前查就更有意思了,“斯托克代尔”号自2022年之后,就没再到过太平洋。要么在本土港口,要么部署在加勒比海一带。那它上一次在南海是什么时候?答案是2021年9月。那一次,它跟随“卡尔•文森”号航母,执行了一次高调的南海部署任务。那次任务,美军可是下了血本。因为“卡尔•文森”号航母首次搭载了整整一个中队的F-35C隐身舰载机,总共12架。这是F-35C第一次在南海,美方还刻意对外宣传,说这是“向中国展示美军新一代航母打击能力”。所以当时美军阵仗很大,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并且一部署就是好几个月。

那我们可以推断,这段055大驱“突入”美航母打击群的视频,极有可能就是在那次拍摄的。可问题是,为什么这段视频要过了差不多四年才被美军放出来?
这个时间点非常有意思,因为就在那次部署期间,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在次年的1月24日出了大事。一架F-35C舰载机在降落时撞上航母甲板,随后坠入南海。航母甲板起火,7名美军船员受伤,F-35C打捞出来后也报废了。这可是美军第五代舰载机啊,造价超过1亿美元。

现在回头看,那段055大驱“闯阵”的视频,说明中国的海军舰艇已经在极近距离监控美军航母编队。美方真的被中国海军的存在压得喘不过气。当时在事后,美国海军发布报告,说F-35C坠海事故是因为“新手飞行员操作失误”。可这个解释,很多人都不买账。为什么?因为这是F-35C的首次南海实战部署,是美国展示新一代海上力量的关键时刻。会让一个“新手”,去驾驶全新的隐身舰载机,执行这么重要的任务?这不符合逻辑。所以外界早就怀疑背后另有隐情。现在再结合这段055大驱的视频,似乎有了新的解释。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当时美军航母编队在南海航行,突然发现解放军的055大驱已经逼近,几乎“插队”到航母和补给舰之间。那种心理压力,对飞行员来说可想而知。特别是在夜间起降任务时,心理紧张极易导致操作失误。还有另一种可能,美军当时被中国的近距离行动刺激到了,想要通过高强度训练“秀肌肉”,结果操作过度,反而导致悲剧。
不管是哪种情况,F-35C坠海这件事,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南海,美军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自由航行”,他们每一步都在被我们中国海军紧盯着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