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由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支持的"北京市海淀区学前融合教育宣讲会暨《学前教育法》专题研修活动"在富力桃园幼儿园拉开帷幕。作为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项目试点幼儿园之一,富力桃园幼儿园以童声为引、以实践为答,与专家学者、教育同仁共绘融合教育新图景。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处项目官员陈学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雁、中国教科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希洁、北京教科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孙颖、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特教专业负责人刘颂、海淀区西三旗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张耀华、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学前科谢艳丽老师、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王红霞,以及儿基会项目六所试点园、海淀区融合教育基地园及区内相关幼儿园的园长、书记和教师出席活动。
实践探索——融合教育的桃园答卷
作为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项目试点幼儿园,富力桃园幼儿园始终将融合教育作为园所发展的核心方向。活动现场,园长赵福葵作《爱与行动谱写的歌》主旨报告,系统展示五年探索成果:
--全接纳实践--
自2016年起接收25名特殊需要儿童(13名已确诊、12名待诊断),以"零拒绝"政策守护教育公平;
--环境支持--
构建"心理-物质"双维融合环境,通过绘本共读、共享桌等策略降低特殊儿童适应压力;
--游戏赋能--
创新"动态小组关系+最近发展区支持"模式,研发"游戏支架搭建""家庭游戏支持"等策略,助力特殊儿童社交能力提升;
--教研突破--
建立"特教专家指导-种子教师培训-个性化支持"三级体系,形成"图画表征分析""社交情境模拟"等特色方法。
园所"一米视角"环境设计、"普特协同"教研模式获与会专家高度肯定,专题文章《游戏支持系统在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发表于《现代特殊教育》杂志。
专家视角——以儿童为本的融合智慧
与会专家对富力桃园幼儿园的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
--理念创新--
以"生态融合"为导向,通过环境创设与游戏支持,让特殊儿童在包容性环境中自然成长;
--方法科学--
构建"动态小组关系"与"最近发展区支持"模式,实现个性化教育与普特协同发展;
--教研赋能--
形成"理论-实践-反思"闭环,教师专业能力与儿童发展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成果显著--
特殊儿童社交能力、情感表达显著提升,普通儿童同理心增强,家园共育生态持续优化。
专家指出,园所实践紧扣《学前教育法》核心精神,为特殊儿童社会融入提供了可复制的"桃园经验"。
未来展望——让融合之光照亮更多童年
"承办此次活动,既是对园所融合教育实践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探索的期许。"赵福葵园长表示,富力桃园幼儿园将持续深化"有爱、有温度、有专业"的融合教育生态。
• 优化融合课程体系,融入自然教育、艺术教育等多元支持;
• 完善"园所-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支持网络;
• 培养更多融合教育骨干教师,推动普特协同发展。
童声渐远,余韵悠长,这场以"融合"为主题的活动在富力桃园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留下了温暖的印记!未来,富力桃园幼儿园将继续以爱为笔、以行动为墨,书写更多"每一颗星星都闪亮"的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