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3冲、5冲、10冲以上,一泡岩茶,能泡几冲才算好?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昨天下午,站在茶柜前发呆。最近收到不少新茶,每天喝茶、品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昨天下午,站在茶柜前发呆。

最近收到不少新茶,每天喝茶、品茶,写品鉴笔记。

有时一天要试好几种茶,密封袋在桌上一字排开。

品茶结束后,整理茶具、茶柜,是个大工程。

要将这些新到的茶叶,分门别类地整理到早已“茶满为患”的茶柜上,之后取用才更方便。

整理到一半,最近经常光顾的一位茶友发来消息。

顺势坐下回复,当做中场休息。

茶友问:“岩茶一般能喝几冲?我怕没喝透浪费了。”

实话说,若是李麻花自家的茶叶,正常冲泡的话,泡上十余冲不在话下。

毕竟都是正岩好茶,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但要问市面上的其他岩茶,李麻花不敢打包票。

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一泡岩茶能喝几冲,说不准。

《2》

岩茶一般能泡几冲,取决于它的耐泡度。

而茶叶的耐泡度,又与品质、冲泡手法挂钩。

耐泡度好的茶,能在多次冲泡后依旧保持不错的香气与韵味。

一般来说,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内质越丰厚的茶,耐泡度越高。

能冲泡多次不失味的茶叶,喝起来才尽兴。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味逐渐饱满醇厚,再到尾水时,变得清甜淡雅,十多次的品饮,每次都有新体验。

而耐泡度不佳的茶叶,大多泡个三四冲,茶味就会大幅下跌。

试想,喝茶喝得正兴起的时候,茶叶却突然泡不出茶味了,未免太过扫兴。

耐泡度好的茶,品饮体验更好。

《3》

想要岩茶耐泡,首先品质要好。

优质岩茶的根本,来自好的山场与工艺。

决定了茶叶先天条件的山场,最好是武夷山核心产区、三坑两涧的。

三坑两涧的特殊地形,形成了适合岩茶生长的小气候。

那里的土壤富含矿物质,光照柔和,水汽充足。

在优质环境中长大的岩茶,积累下的内含物质理所当然地更丰富,这是茶叶耐泡的基础。

如果山场不正,产区环境一般,茶叶“先天不足”,上限不高,很难拥有深厚的底蕴。

其次,制茶工艺要到位。

岩茶工艺复杂,包括做青、焙火在内的每一步,都要恰到好处。

工艺到位的岩茶,内质被温和而全面地激发,才能支撑起多次冲泡。

暴力、粗糙的制茶手段,只会导致茶内质大量流失,泡不了几冲。

《4》

除了茶叶本身的品质外,怎么泡茶,也影响着茶叶的耐泡度。

快出水,是冲泡功夫茶的一个重要技巧,它要求我们在注入沸水后的几秒快速内出尽茶汤。

出汤过程行云流水,控制在几秒之内,才能让茶内质均匀释放,浓淡正好。

内质丰厚的好茶,就像一块吸满了水的海绵。

如果轻轻挤压,每次只挤出一点水,要挤很多次才能挤干。

但如果双手抓着海绵使劲乱扭,一两秒就能挤干。

一泡高品质的岩茶,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泡上十多冲不在话下。

如果一开始就随意延长坐杯时间,把茶内质过度地榨取出来,只会让当下的茶汤变得浓苦,而后续的茶汤寡淡无味。

另外,投茶量也是决定耐泡度的重要因素。

用同样的盖碗、水温冲泡,投茶量越多,茶叶就越“耐泡”。

但并不建议茶友们为了耐泡度盲目增加投茶量。

一泡8克、8.3克的岩茶,若品质有保障,一样很耐泡。

按照正确的茶水比来泡,茶味才更清爽好喝。

而那些一泡袋10克、12克的岩茶,很可能是内质不足的外山茶。

茶商们只能通过增加克重的手段,来提高耐泡度,掩盖茶叶品质的缺陷。

好茶通常都耐泡,但耐泡的不一定是好茶。

《5》

一款茶的耐泡度,受多方影响。

耐泡的茶,可能刻意增加了茶量,所以不一定是好茶。

但不耐泡、三四冲后就没味的茶,一定不是好茶。

不闷泡的情况下,一泡品质不错的岩茶,七、八冲是常态,十来冲也不稀奇。

尤其是品质好的正岩茶,尾水虽然香气变淡,但韵味依旧悠长。

喝茶为的是享受,喝够了就停下,没喝透也无妨。

太计较一星半点的得失,反而喝得不痛快。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