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问起我,安徽泾县知道些什么?我会立马回答“皖南事变”;假如有人问我,桃花潭有些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情谊”。
曾经不止一次去过泾县,为了看宣纸宣笔,为了怀念“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前辈,为了李白和汪伦的友情,为了那里著名的查济古村和风光秀丽的太平湖。最近一次游玩,则是为了近些年火起来的皖南川藏线。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然风光绝美的泾县,感觉去多少次都不嫌多。没想到这几天泾县出名,却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泾县,不一样的桃花潭。
一位在六一假期自驾带孩去泾县桃花潭游玩的外地客人,刚刚到达桃花潭停下车,还没来得及转身游玩,便被临近一家土菜馆的“女汉子”拦下,声称如果不在自家吃饭,不可以停车。可能因为车子停在公共三轮车位置,她阻留司机的行为理直气壮。
这位游客却认为,自己刚到这里,既没有游玩,也没有要吃饭的意思,便拒绝女汉子的要求,锁上车门准备和妻儿离开。一言不合,女汉子高声呼叫。随着声音,从店里冲出男女几人,有的拳打脚踢,有的持械殴打。这场面,哪有一点文明古镇的样子,分明是到了十字坡啊。
游客妻子报警后约十分钟,当地派出所出警了。三七三十一各打五十板的结果,是饭店给予被打者五百块钱,圆满解决了冲突。从出警到事情解决,真是高效率!
真相是这样吗?网上沸腾了。既然双方都有错,为什么饭店要赔偿五百元?如果饭店有错,四个人持械殴打一个幼童的父亲,五百块又算了什么?是医药费还是孩子的心灵伤害费?亦或是对妻子的安慰?
于是,看到了网上的各类分析,最多的网友认为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是,不仅如此,网上自然也少不了为饭店洗白的文字。看到不止一篇文章说,是游客先动手殴打了老太太;也有文章说,汽车停在不该停的地方还不听劝,影响了饭店的生意。能看出来洗白者的文字很无力,明显的强词夺理。
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带了妻儿,试问会有哪一个外地人敢于挑衅当地饭店的老板?你可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论上是。游客得到五百元的赔偿,其实已经说明挑衅方究竟是谁。
更多的网友分析,被打成那样,给五百块的赔偿,纯属做样子给人看。游客接受五百块的调解,会出自内心的愿意?这话真的说对了。随着舆情发酵,泾县成立联合调查组,对事发经过、前期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很快公布了最终处理结果。这个结果比之前一次的轻描淡写,可谓是石破天惊。
土菜馆赔偿游客九千元,先前五百块的十八倍!四个土菜馆动手打人的员工,有三个被行政拘留七天和五天;其次是从泾县党委到桃花潭镇的副镇长,都被牵连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其中出警的桃花潭镇派出所副所长因为处警不规范、调查取证不认真,决定对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予以免职。这个处分很重,这位好不容易登上副所长职位的警察蜀黍,一辈子毁了大半。以儆效尤的作用,估计会让泾县的旅游环境大大好转。
一堆处分结果,反过来说明,这里的地方保护主义有多严重。常言说,一言不合动手就打。这家土菜馆则是因为人家不在他家吃饭,便涌出来三四个人,有的拳打脚踢,有的挥棒击打。孩子哭老婆叫都没用。如果没有视频上传,如果没有网友的鼎力相助,这位游客拿了五百块而不是罚款五百块,实属幸运了。
常常看到,因为导游引发的旅游纠纷。处理结果也通常只针对涉事者。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游客成为待宰的羔羊已经不是笑话。相比被众多游客投诉的海南、大理等地,泾县桃花潭事件,有独特性。警察对店家如此赤裸裸地袒护,也很有独特性。
扬州,因为李白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闻名于世。泾县桃花潭,因为李白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充满豪迈与温柔的深情。
大唐的潇洒,在汪伦的一掷千金也在李白的挥手而去。慕名去泾县桃花潭,虽然没见到万家酒楼,却在古镇幽深的巷子里,吃过土菜。幸好不是这家。否则,对于桃花潭的种种美好,恐怕要毁之一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