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当年28岁的张怡宁闪婚嫁大20岁徐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到底过得怎么样了

如果不是前不久刷视频,在国乒教练李隼女儿的婚礼上看到张怡宁,很多人可能还以为她早就隐退,彻底淡出大众视野了。要不是底下写

如果不是前不久刷视频,在国乒教练李隼女儿的婚礼上看到张怡宁,很多人可能还以为她早就隐退,彻底淡出大众视野了。

要不是底下写着名字,根本认不出来——44岁的人,皮肤白净,站得笔直,眼神还是当年赛场上那股子锐利劲儿,整个人特别有精神,完全不像奔五的人。跟二十多年前叱咤乒坛的“大魔王”没啥两样。

可再往下翻,看到她旁边站着的徐威,谁都忍不住感慨一句“岁月不饶人”。

64岁的老先生,头发花白,背有点驼,站姿也不太挺直了。两人并排站着,不说父女吧,至少也是两代人的感觉。

评论区也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这哪像夫妻啊”、“张怡宁图啥呢”、“再过十年不得推轮椅了”……

有人说他们像父女,也有人说这配对太离谱。

64岁的徐威,比张怡宁年长二十岁,站一起确实像两代人。

说实在的,我也好奇。这一对从结婚那天起就没少被议论,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到底过得怎么样?

时间倒回2009年,那会儿张怡宁刚在北京奥运会上卫冕成功,正是风头最劲的时候。28岁的年纪,刚拿了奥运冠军,是中国乒坛绝对的“大魔王”。在乒乓球队已经算是“老将”了,但放在普通人里,这才刚起步呢。

当她突然宣布要和徐威结婚时,外界各种议论都快把俩人淹没了。不是说不支持,主要是太突然——之前完全没听说她谈恋爱,这一上来就直接结婚,对象还是个比她大二十岁的商人。

还是个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企业家,经历过婚姻、和袁立还曾有过多年感情纠葛。

一边是世界冠军,一边是离异富商,谁都会怀疑张怡宁是不是看中了豪门门第。

“你疯了吧?”关系好的队友私下问她,“找个这么大的,以后怎么办?”

张怡宁正在收拾更衣柜,头都没抬:“合适就行,想那么多干嘛。”

她就是这么个人,话少,主意正。打球时就这样,关键时刻从不手软,决定了的事,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婚礼前,她带徐威跟几个队友吃饭。大家都挺紧张,想着该怎么跟这位“大老板”相处。结果徐威来了,穿件普通 polo衫,一点架子没有,还给每个人都带了小礼物——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他知道这些人都是张怡宁最重要的朋友,特意准备的。

饭桌上,徐威话不多,但特别细心。张怡宁筷子掉了,他还没等服务生就弯腰捡起来;她爱吃的菜转远了,他会默默把转盘转回来;张怡宁说话时,他就笑着看她,眼神特别专注。

“看得出来,他是真喜欢你。”饭后队友对张怡宁说。

张怡宁笑了笑:“他这人实在。”

外头的风言风语可就难听多了。什么“世界冠军终究还是嫁豪门”、“徐威情史丰富,张怡宁怕是也长不了”,最过分的是有人说她是第三者插足。

但张怡宁看起来压根没把这些流言当回事,连回应都懒得回应。

其实徐威认识张怡宁时,已经和袁立分手好几年了。介绍人是他们共同的朋友,知道徐威喜欢乒乓球,张怡宁又正好在考虑退役后的生活,就觉得这两人或许能聊得来。

第一次见面约在一家茶馆。徐威后来回忆,他紧张得手心都是汗——虽然他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什么大场面都见过,但见世界冠军还是头一回。

见面后,发现她性格特别简单,没什么圈里人的架子。

素颜,马尾辫,穿了件运动外套,要不是气质特别,扔人堆里都找不着。

对于张怡宁来说,国家队的生活全是竞争与奋斗,私下里很难遇到能给自己安心和关心的人。

那天他们聊了三个小时,从乒乓球聊到人生哲学。徐威发现,这个在赛场上杀气腾腾的姑娘,私下里特别单纯,想法直接,不喜欢绕弯子。

而对张怡宁来说,徐威给她最大的感觉是“安心”。从小到大,她生活在竞争极其激烈的环境里,周围都是最顶尖的运动员,每个人都铆足了劲要赢。徐威不一样,他经历丰富,懂得多,但从不显摆,总是很耐心地听她说话。

“和他在一起,不用想着争什么,”张怡宁后来对妈妈说,“特别放松。”

徐威成熟体贴,很懂照顾别人,这种安全感让张怡宁很快就认定了他。

结婚后,徐威没了任何花边新闻,只守着这个家。

张怡宁搬到了香港。曾经那些质疑她“傍大款”“赶着进豪门”的声音都被现实啪啪打脸。

张怡宁也成了队友打趣的“徐太太”,生活简单温馨,还和婆家相处得很不错。

徐威对张怡宁是真的宠溺,知道她喜欢海,特意在半山区买了套海景房。不是那种炫耀性的“豪宅”,而是精心挑选的——客厅和主卧都正对海面,每天早上阳光洒进来,整个屋子亮堂堂的。

张怡宁有早起的习惯,每天六点就醒。徐威本来是个夜猫子,为了陪她,也慢慢把作息调整过来。两人经常一起在阳台上看日出,张怡宁喝绿茶,徐威喝咖啡,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有时候觉得特别不真实,”张怡宁有次说,“以前这个时候,我都在训练馆里练得满头大汗呢。”

徐威握住她的手:“现在不用了,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张怡宁确实没闲着。她先是去北大读了体育管理,后来又带年轻队员,还经常回国家队做指导。徐威全力支持,只要张怡宁回北京,他再忙也会抽时间陪着。

2012年,张怡宁怀孕了。徐威高兴得像个孩子,把公司的事基本都交给了副总,专心陪妻子。

孕晚期有一次,张怡宁半夜腿抽筋,疼得直冒冷汗。徐威立刻醒来,二话不说就帮她按摩,一直按到她重新睡着。第二天早上张怡宁醒来,发现徐威靠在床头睡着了,手还保持着按摩的姿势。

生孩子时,徐威直接把公司所有事都搁下,在医院整整陪了五十多天。不是偶尔来看看,是真的一天24小时都在。照顾得特别细心。VIP病房虽然条件好,但毕竟不是家里,他就在沙发上凑合着睡。护士们都私下议论:“没见过这么疼老婆的老板。”

女儿出生后,徐威更是把她们娘俩宠上了天。张怡宁想自己带孩子,不请保姆,徐威就学着换尿布、冲奶粉。一个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半夜抱着哭闹的孩子在客厅里来回走,嘴里还哼着走调的摇篮曲。

家里大事小情,让张怡宁自己做主,给她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不过这些年,徐威确实老得快。

去年他们一家三口去日本旅游,有网友偶遇,拍了照片发网上。照片里,张怡宁还是利落的短发,白T恤牛仔裤,看着顶多三十出头。徐威头发白了大半,走路时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歇歇。

评论区又热闹起来:“张怡宁后悔了吧”、“这年龄差实在太大了”……

但发照片的网友后来补充了一句:“他们一直牵着手,徐先生咳嗽的时候,张怡宁很自然地帮他拍背,从包里拿出保温杯递给他。感觉很自然,很温馨。”

其实张怡宁不是没注意到丈夫的变化。有一次徐威感冒,咳了小半个月不好,她硬拉着他去全面体检。结果显示除了常见的三高问题,其他都还好,医生嘱咐要多休息,别太累。

从那以后,张怡宁就开始盯着徐威的作息。晚上十点准时催他睡觉,应酬能推就推,还学会了煲汤。她这个在球场上一板一眼的“大魔王”,现在居然能对着菜谱研究一整天,就为了煲一锅合适的汤。

“你变了,”以前的队友来看她,开玩笑说,“当年你说最讨厌围着厨房转。”

张怡宁给徐威盛了碗汤:“此一时彼一时。”

徐威喝着汤,笑得眼角皱纹都挤在一起:“我这是因祸得福。”

现在他们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了。有意思的是,这孩子对乒乓球一点兴趣没有,反而喜欢芭蕾舞。张怡宁一点不强迫,每个周末准时送女儿去舞蹈班。

教室外头等孩子的家长里,就数她最显眼——不是因为她曾经是世界冠军,而是因为她总是坐得笔直,安安静静地看书,偶尔抬头看看教室里的女儿。

有次一个妈妈认出她,激动地过来要合影。张怡宁婉拒了:“不好意思,现在是我陪孩子的时间。”

对方不依不饶:“就一张,很快的。”

张怡宁摇摇头,很坚定但礼貌地说:“真的不行。”

后来那个妈妈在家长群里吐槽,说世界冠军架子大。其他家长看不过去,纷纷替张怡宁说话:“人家每个周末都来,从来没搞过特殊”、“她女儿特别有礼貌,一看就是家教很好”……

这些议论,张怡宁从来不在意。她活得特别明白:该坚持的时候寸步不让,该柔软的时候也能弯下腰。

去年徐威生日,张怡宁亲手做了个蛋糕,虽然裱花不太专业,但徐威高兴得拍照发朋友圈——这是他难得发的一次私人动态。照片里,他们一家三口围着蛋糕,女儿在中间吹蜡烛,他和张怡宁在两边笑着。

张怡宁还是那么年轻,徐威确实老了,但三个人的笑容特别像,眼睛里都有光。

回头想想,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不被看好。年龄差、背景差、经历差,随便一个都能拿来说事。但十几年过去了,人家过得比谁都踏实。

有一次采访,记者非要张怡宁总结她的婚姻观。她想了想,说:

“找对象就像打球,最重要的是合适。有人喜欢猛攻,有人擅长防守,没有哪种打法一定好,关键是两个人要合拍。我和老徐,就是一个爱静,一个也爱静;一个简单,一个喜欢简单。”

记者追问:“那年龄差真的不是问题吗?”

张怡宁笑了:“他大我二十岁,所以特别让着我。等我老了,他更老了,我就让着他呗。”

她说得轻松,但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

现在偶尔还能看到他们一家三口出门的照片。张怡宁牵着女儿,徐威慢慢跟在旁边。有时候上台阶,张怡宁会自然地伸手扶他一把;刮风了,她会从包里拿出帽子给他戴上。

没有刻意的秀恩爱,就是日常生活的片段。但你能看出来,这段婚姻里没有谁依附谁,就是两个独立的人,选择了一起走剩下的路。

当年说张怡宁“嫁豪门”的人,现在该明白了:她这样的女人,根本不需要靠谁。选择徐威,无非是因为这个人懂她、疼她、尊重她。而徐威选择张怡宁,也是因为欣赏她这份纯粹和强大。

感情这种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头看着般配不般配都是虚的,关起门来过日子实在不实在,才是真的。

张怡宁还是那个张怡宁,决定的事就坚持到底。打球时是这样,婚姻也是这样。这份底气,不是谁都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