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米芾行书三大“隐藏技巧”,学会一个你的字就活起来了(实战技法拆解)

好,咱今天就唠唠米芾这件行书宝贝——《淡墨秋山诗帖》。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历史故事,也不聊米芾“米癫”的趣闻,就盯着字本身

好,咱今天就唠唠米芾这件行书宝贝——《淡墨秋山诗帖》。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历史故事,也不聊米芾“米癫”的趣闻,就盯着字本身,用大白话,把里面的门道给大家伙儿掰扯明白。您要是琢磨过怎么把行书写得既潇洒又不失法度,那这篇东西可算是来着了。

一、 先品品那股子“劲儿”:笔锋下的节奏与弹性

看《淡墨秋山诗帖》大图,第一感觉是啥?是不是觉得这字儿是“活”的,通篇透着一股灵动的劲儿?这劲儿头,根源在米芾那神出鬼没的用笔。他手里的笔,就跟有弹簧似的,起笔往往有个细微的“蹲一下”的动作,或者露个尖尖的锋,这叫“切入”,为的是让笔画的起头精神、利落,不拖泥带水。行笔过程中,你能感觉到他手腕在不停地调整、发力,不是平铺直叙地拉过去。比如一个长横,中间部分可能稍微提笔,显得细挺些,到末尾又按下去,有个扎实的收束,这一提一按,节奏就出来了,字就有了呼吸。

再说转折的地方,米芾很少用那种圆滚滚的“转”笔一带而过,他更喜欢用“折”笔。但这个“折”不是生硬地拐直角,而是笔锋在转换方向时,巧妙地“翻”一下,像是手腕灵活地一抖,既有力量感,又能保持笔锋的弹性。这种笔法,让他的字看起来骨力内含,哪怕线条细,也感觉是韧的,是绷着劲的,绝不会软塌塌。咱们自己写字,有时候觉得字“立不住”,缺的就是这股笔锋弹跳带来的内在支撑。多盯着帖里的笔画起收和转折处看,模仿那种“发力-放松”的细微动作,手上才能慢慢找到感觉。

二、 再瞧瞧那副“骨架”:结字的欹侧与平衡

光有笔画的劲儿还不够,字要站得稳又好看,关键在结构,也就是字的“骨架”。米芾的字,最绝的一点就是“险中求稳”。您仔细看,他的很多字重心并不是绝对端正的,常常是歪向一边,我们称之为“欹侧”。比如左边部分写重些、低些,右边部分可能就轻灵地“靠”过来,形成一种看似要倒、实则平衡的奇妙状态。这就好比杂技演员走钢丝,身体左右摇摆,但总能找到那个平衡点,看着惊险,实则稳当。

这种欹侧不是胡乱写的,它背后是米芾对汉字空间分割的极致理解。他通过笔画的粗细、长短、疏密、高低来重新安排字内的空间,制造矛盾,然后又巧妙地化解矛盾。有的字,他会故意把某些笔画写得很密,留出大块空白,形成强烈的疏密对比;有的字,主笔特别突出,像房子的主梁,撑起整个局面。您临摹的时候,千万别光描笔画外形,要多体会他每个部件是怎么“搭建”起来的,思考他为什么这个偏旁要这么摆,那个主笔要那样伸。掌握了这种“造险”又“救险”的结字方法,您的字离“生动”就不远了。

三、 然后感受下“气韵”:章法的连贯与虚实

把一个个精彩的字串成一行,再组成一篇,这就是章法。《淡墨秋山诗帖》的气韵生动,一大半功劳要归于它行气贯通,浑然一体。米芾是怎么做到的呢?主要靠“牵丝引带”。字和字之间,他不是完全分开的,经常用非常细、非常自然的游丝把笔意连起来。这种连接,有的是实连(笔画连着),更多的是虚连(笔断意连),就是上一个字的结束笔势,自然地带出下一个字的起笔。您顺着字序看下来,感觉笔尖在纸上跳着一支连贯的舞蹈,气息绵延不绝。

除了笔意相连,章法还得讲究虚实相生。整篇字看过去,不能全是密密麻麻的黑疙瘩,也不能全是轻飘飘的。米芾特别擅长制造这种节奏感。一行之中,有的字写得重、大、密,显得“实”;紧接着可能就来几个写得轻、小、疏的字,显得“虚”。这种虚实变化,加上前面说的牵丝引带,就让整行字有了音乐般的韵律。看大图的时候,您可以眯起眼睛,忽略具体笔画,只看整体的黑白分布,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韵律感。我们平时创作,最容易把字写得大小均匀、轻重一样,结果就是“状如算子”,死板。多学学米芾这种“乱石铺街”的自然章法,您的作品档次立马能提升一截。

四、 最后聊聊“墨色”:淡墨下的层次与精神

这篇帖子叫《淡墨秋山诗帖》,点名了用的是“淡墨”。这可不仅仅是把墨磨淡点那么简单。用淡墨写字,难度其实更高。为啥?因为墨淡了,水分控制不好,笔画就容易洇成一团,显得没精神,也就是常说的“墨猪”。但您看米芾这篇,虽然墨色淡雅,可笔画依旧清晰、有力,线条的骨感一点没丢。这说明他对水墨的调和、对书写速度的控制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淡墨运用得好,能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层次更丰富。因为墨淡,笔锋在纸上每一次微妙的提按、转折、停顿,所形成的墨色浓淡、干湿变化,都会比浓墨更明显、更细腻。这就像看一幅水墨画,淡墨能渲染出更丰富的中间色调。在这件作品里,这种淡雅的墨色,恰好与“秋山”的诗意内容相契合,营造出一种清远、空灵的意境。我们练习时,不妨也试试淡墨,体会一下在不同含水量下,如何通过运笔的疾涩来控制线条的质感,这对于理解笔墨关系大有裨益。记住,工具是为表达服务的,理解其特性,才能更好地驾驭它。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