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丽工坊:当非遗技艺遇见指尖的力量

在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30强入围项目中,“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手工艺创业就业支持计划”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残疾妇女的

在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30强入围项目中,“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手工艺创业就业支持计划”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残疾妇女的就业创业之路。这个由听障设计师宁鲸蓉发起、深圳市大爱艺术品机构运营的公益项目,以“非遗传承+就业赋能”为核心,构建起残疾妇女经济独立与文化传承的双向通道,展现了深圳对“弱有众扶”的创新性探索。

非遗手工艺品

“美丽工坊”是由中国残联、全国妇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五个部委联合发起的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层层培育、推荐和选拔,推出具有示范效应的“美丽工坊”,进而辐射带动更多残疾妇女实现就业增收。与此同时,非遗技艺传承面临失传,传统工艺急需年轻力量注入。“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手工艺创业就业支持计划”项目正是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五部委联合发起的国家级项目框架,将非遗传承与残疾妇女就业创新结合。

宁鲸蓉,一位来自广东深圳的“00后”听障女孩,她的父母也都是听障人士。由于药物原因,宁鲸蓉出生后不久便失去了听力,却在视觉艺术中找到人生方向。2019年高考后,她同时收到5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选择长春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希望毕业后助力父亲宁雷(残疾人非遗工匠、工艺美术大师)传承鱼皮工艺。

在“绽放美丽共创未来‘美丽工坊’”项目推进会暨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的活动上,宁鲸蓉被授予“美丽追梦人”称号,她通过手语在活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设计“美丽工坊”LOGO的心得和感想,在现场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点赞。

宁鲸蓉的才华不仅限于LOGO设计。她还积极参与“美丽工坊”的文创产品设计,并在“美丽工坊 绽放巴黎”中国残疾妇女文创作品展上展示了她的两个作品:鱼皮浮雕画“弗里热”以及“中法建交60周年-美丽工坊主题丝巾”。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宁鲸蓉的设计才华,更让国内外的参观者看到了中国残疾女性的力量与魅力。

宁鲸蓉的追梦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持。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美丽追梦人”的真正含义:不畏困难、勇敢追梦、自强不息。她的故事不仅激励了更多的残疾人士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向社会传递了关爱与包容的正能量。

自2023年起,项目团队以深圳为起点,开展系统的非遗技艺培训。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残疾妇女学习鱼皮浮雕、刺绣、编织等传统工艺,通过“理论+实操”模式,培训课程由专业教师授课,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员熟练掌握至少一项非遗技艺。

项目创新采用“培育+就业+推广”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建立常态化培训体系,为残疾妇女提供免费技能课程;与多家非遗企业、手工艺工作室等达成合作,定向输送手工艺人才;搭建“线上电商+线下集市”销售网络,对非遗手工艺品进行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量。

展望未来,项目制定“三步走”发展规划:2025年实现100名残疾妇女技能培训全覆盖,建立首个残疾妇女非遗创业孵化基地;2026-2027年拓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帮助300名残疾妇女实现就业创业;2028年形成全国性非遗助残网络,辐射带动近千名残疾妇女融入文化产业价值链。

每个梦想都值得被托举,每位劳动者都应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深圳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手工艺创业就业支持计划”正以非遗为笔、以赋能为墨,为残疾妇女绘制自立自强的人生画卷。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让传统工艺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让每个努力生活的灵魂都能在时代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后续,我们还将为大家带来更多深圳大赛30强项目的精彩故事,敬请继续关注!

注:本文案例素材及相关数据均由项目方提供。

大赛背景

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由深圳市民政局主办,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承办,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植根十余年的创新实践,不断优化全国推介、公益创投和评选展示相结合的社会化赛事运营理念与模式,以基层基础民生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儿童以及社会救助对象、精神障碍患者、临时遇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遴选和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优质公益慈善项目,建设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库,搭建开放、多元、务实的公益慈善项目创投赋能实践平台,助力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