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佳兆业曾发布针对高管人员的严厉考勤制度:针对集团控股总部部门总经理助理及以上人员、各专业集团总部部门总经理助理及以上人员、各区域总部部门总经理级以上人员、各地产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级以上人员,一个月内迟到一次的,罚款5000元;一个月内累计迟到两次的,罚款10000元;一个月内累计迟到三次的,给予辞退。
11月19日,佳兆业高效地执行了这一措施,对迟到人员进行了通报,并处罚每人5000元,可以看到受罚的皆为高管,且4人迟到1-2分钟,1人迟到11分钟。

严厉考勤是因业绩压力大?
佳兆业2018年的销售目标700亿元,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公司总合约销售约为人民币490.92亿元,仅完成业绩目标的70.13%,10月佳兆业录得约78.04亿元的合约销售,佳兆业要完成年度目标有一定困难。
一方面是销售不佳,另一方面该还的债还是得还。据佳兆业集团2017年年报,其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负,资产负债比率为300.03%,借款总额为1111.73亿元,其中约221.7亿元需要在一年内偿还。
佳兆业曾在2014年经历一场危机,已到了破产边缘,但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传说中的不死鸟如何复活
2014年,佳兆业集团曾濒临破产边缘。2014年11月底,佳兆业2000多套房源被锁后,又因连续违约,多个银行帐户被冻结。
时任佳兆业董事会主席的郭英成“因涉及原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一案”失联。但那一年佳兆业的经营确实出了问题。
2005年左右,因为美国的房市高涨已经乏力,风险加大。RMB升值预期开始增长,美国资金开始向中国寻找赚钱出路。当时US大大小小的各类投行从北京到深圳到处搜索可行的项目,都想分中国房地产这块蛋糕。
2007年美国瑞信瞄上了当时深圳这家相对比较小的房地产公司。公司创始人郭英成是潮汕人,60年代中期生于广东普宁乡下,他早年的发家史对花街那些投资人至今都是个迷。只知道他16岁即外出在海南岛他叔叔处卖鱼。那时正值改革开放,郭也卖各种能赚钱的进口产品,还把他的兄弟接出来。
经过一段神秘的近20年的断片儿,1999年,郭以谁也不知道的方式反正是有了一些钱, 可以在深圳成立佳兆业, 做些收购整改烂尾楼的项目。尽管至2007年佳兆业只开发了一些商住楼, 在建筑结构和样板间设计方面乏陈可言,瑞信还是发现了商机, 并且引进了新加坡卡莱尔集团,当时以3亿美金吃进12%佳兆业股权。这个合作也吸引了香港大亨郑裕彤、李兆基,佳兆业进驻香港。
2009年佳兆业在香港上市,一时风光无限。IPO募集了4.5亿美金,佳兆业华丽转身,业务迅速扩张到中国20个城市,并且和美国的万豪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计划在中国建造世界最高的万豪酒店。随着股票迅速攀升,佳兆业胃口越来越大,寻求更多的资金。当时花旗,摩根大通,瑞信都争着帮其销售债券以得到丰厚的提成,一些美国基金和投资人也被高达13%的高利吸引,佳兆业一共发行了25亿美金的债券!
很快,投资者开始认识到风险在增加。这不光是企业的高息债务和大陆房市的泡沫增长, 也因为这个家族企业的管理混乱。佳兆业旗下共有90家子公司,家族成员和集团财产密切纠缠,郭的父亲、兄弟们、堂表兄弟姐妹们、姻亲裙带亲戚们,都牵扯其中。很多子公司是郭家亲戚的关系,这些关系和公司高层勾连,从集团吸钱。
2012年,新加坡卡莱尔集团出手了佳兆业的最后一部分股权, 得到了丰厚回报。卡莱尔,花旗,摩根大通,瑞银都对清仓三缄其口。
2014年,佳兆业的美丽泡沫终于破了。尽管政府对为什么冻结销售不解释,但人们和投资者知道这不仅仅和佳兆业不能偿还贷款和高额利息有关, 更和佳兆业自身的腐败以及其和官场腐败勾结有关。
但佳兆业命够硬,融创入局、生命人寿接盘、境内外重组……
2016年1月,平安银行已与佳兆业达成全方位的战略合作,签约金额高达500亿元,用于支持佳兆业全方位的未来发展。这是境内金融机构在佳兆业持续一年多的危机后,首次明确向市场释放出看好佳兆业的信号。
为什么同样是资金链断裂,同年爆发资金危机的光耀集团最后破产了,而佳兆业最终活过来了?
最简单直接的原因是:佳兆业的资产质量足够好!
根据目前能查到的最齐全的数据,截至这家公司2014年中报发布之时,佳兆业总土地储备可建筑面积是2360万平方米,其中约有78.5%的土地位于一线和二线城市,也即是说,发达城市的土地可建筑面积高达1856万平方米!这一点,和任何一家房企巨头相比都不逊色。即便是以平均单价2万计算,总市值也可以超过3600亿。
这些项目储备,还不算佳兆业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旧改集团”所拥有的旧改面积。2014年中期,佳兆业在珠三角拥有接近40个旧城改造项目,占地面积即高达1800万平方米,遍及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地。而深圳则又占据其中的一半左右,大约高达800万平方米。像南园新村旧改(佳兆业金融环球中心)、东角头旧改、盐田三村、四村旧改、大鹏第二及第三工业区等等,这些项目都是通过公开市场难以获得的非常优质的项目。
这两者相加,郭英成这些年攒下的家底子,在全国房企巨头中都是非常上乘的,而在深圳,更是无比优质的。正是这些丰厚优良的资产,让郭英成有了重生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