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红得发紫的海水稻,口感很差却已种植超百万亩!国家究竟是什么打算?

信息来源于央视网、新华网、中国万方、北青网。海水稻你知道海水稻吗?它们的米看起来颜色像是紫薯,嚼起来非常的糙,吃着难受而

信息来源于央视网、新华网、中国万方、北青网。

海水稻

你知道海水稻吗?

它们的米看起来颜色像是紫薯,嚼起来非常的糙,吃着难受而且还非得吃快点,因为放凉就会变得非常硬!如果拿去熬粥会感觉像是煮番薯,一点黏性都不带的。

口味暂且不提,海水稻厉害就厉害在它们能在种植到盐度0.3%~0.8%的盐碱地或沿海滩涂,不过没有厉害到能直接种植到纯海水里,顶多短期抗几天。不过已经比其他品种的水稻厉害太多了。

海水稻为啥这么厉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祖先为了在水稻中占据一席之地,于是就在沿海地区生长,慢慢越离盐碱地或滩涂而近,演化出了能抵抗钠离子的根细胞膜,吸收进来的盐分会从叶片盐腺排出去,晒干一抖全是白晶。另外其能产生脯氨酸、甜菜碱,就算生活在盐度高的地区也能吸收进水分。

把别的水稻咸到去世的地儿,变成它的乐土,在这里它们就是无敌的。

能抗虽然能抗,但是难吃啊!可是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的海水稻种植面积却已突破100万亩。

种这么多难吃的水稻是要干嘛?

战略价值

虽然咱们会吐槽,但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海水稻的价值在于战略性。

我国的耕地红线18亿亩,听起来也太厉害了,但是超过一半以上都是中重度盐碱地,比如东北松嫩平原,春天开始土地上就会铺满释出的盐分;山东黄河口的土用手一捏就能出盐!中国真的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耕地资源非常宝贵。

你说这种地虽然很烂,但怎么可能放弃?我国的人口是越来越多了。

于是海水稻临危受命,它们能生长在这样的盐碱荒地,虽然产量一般,但贵在能活啊!多产出一些粮食,我们的人民就越安心。万一到时候国际谷价一飙,船运一卡,我国的14亿人就得靠库存顶上去。到时候就无论是什么五常大米、稻花香还是难吃的海水稻,能吃饱饭菜是硬道理。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才会去关注好不好的问题。

而且人家海水稻还能改造土壤,它们通过开头提过的那一系列在盐碱地生存的秘诀,能通过根系吸盐和叶片释出盐分和碱分的方式,使得土壤的盐度下降,令板结的地面变得松软,有机质重新堆积回来。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种植海水稻来净化盐碱地,使其变成普通的土壤,到时候就能种上其他的粮食了!

当然目前海水稻还没有厉害到能快速和完全的净化盐碱土壤,但是理论上的,但相信以我国的科研实力,这是早晚的事情。

简单说海水稻的价值就是其是战略储备粮,同时拥有处理盐碱地的潜能。

营养和前景

现在我们已经对海水稻改观了,但海水稻的优点还没说完!

为了在盐碱地生活,海水稻付出很多,多年却也收获了大量的营养沉积。根据检测,其硒含量是普通米7倍,氨基酸高4倍,而常规的铁、锌、γ-氨基丁酸等元素也是样样不少。pH8.8的弱碱性理论上对“三高”人群非常友好,但是还没怎么见过推广。

不过这也就体现出了海水稻跟普通水稻的不同“生态位”,因为较高的营养,海水稻可以作为保健品来宣传。

我去查了一下,很多海水稻都是会加工后再卖的,通过将其搞成米粉、米糊、代餐粉之类的形式来规避其难吃的缺点。

也许因为这个天然的紫红颜色,还能开发一些网红美食,再结合其营养去宣传,没准以后就是全国各大小吃街的成员了。

国家支持和未来方向

虽然咱们都不太了解,但其实国家对种植海水稻的支持是很深入的。如果不是国家支持,一般的农民不可能去冒险用盐碱地的。

根据政策可知,每亩的海水稻种子、农机、灌溉设施综合补贴最高可达800元,已经能覆盖前期大部分的成本了。为了鼓励农民种植,甚至还有一个叫作“海水稻种植保险”的险种,如果减产70%以上就能全额赔偿。

而且不会让农民自己去钻研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就在全国建了30多个试验站,手把手地教会当地农民该如何去种植。

收获了怎么找销路?这个也不用担心,中化、中粮、华为轮着上,从选种、金融、智慧农业到终端品牌一包到底,农民只管种,剩下全有人管。

有了这套高配置,海水稻才能从青岛试验田一路飙到新疆喀什、东北松嫩、渤海湾,3年冲上百万亩量级。

因为确实事关战略,我国的科研力量也在不断研发改良的海水稻品种,争取将口感给进化得接近五常大米,并且努力地提高其净化盐碱地的实力。

后记

海水稻是一步大棋啊!虽然现在还非常冷门,但我感觉应该很快就会到处都能看到对其的宣传了。

而且你可能不知道,海水稻是袁隆平爷爷生前最后的一场“攻坚战”,他已经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了,本来可以靠着这个荣誉风光的退休,但他却以80多岁的高龄拉着团队往盐碱地里钻,他说:要让荒滩变良田,再养活1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