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甘肃天水在阴雨连绵中依然迎来了旅游高峰。数据显示,仅10月1日当天就接待外地游客48.13万人次,整个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超过409万人次。
面对游客激增和持续阴雨的双重考验,国网天水供电公司以“零差错、零间断、零距离”的服务标准,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城的灯火辉煌。
红墙碧瓦间飞檐垂挂晶莹水帘,雨雾中的麦积山宛若水墨长卷,而比风景更温暖的是电力守护者坚毅的身影。
01 提前部署,筑牢电力安全网
“越是节假日,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这句在天水供电公司内部流传的话,成为了双节保电工作的真实写照。
节前周密部署是保障电力安全的基础。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早在9月初就启动保电筹备工作,成立保电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公司针对麦积山、伏羲庙、大象山、天水古城等核心景区,开展了两轮“拉网式”隐患排查。
在麦积山景区,工作人员对游客服务中心配电室、供电线路及周边农家乐用电设施逐一检查,更换老化线路200余米,整改设备过载隐患12处。
科技赋能提升巡检效率。输电中心依托“线上监测+线下特巡”机制,对28处关键线路区段开展无人机巡检和红外测温,整改导线异物、金具松动等隐患15处。
在线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采集1000余条重要线路数据,AI智能识别技术快速筛查设备缺陷,效率比人工巡检提升6倍以上。
应急准备严阵以待。公司配备69支应急抢修队伍、130台抢修车辆、825名抢修人员全天候待命,6台发电车、1台UPS电源车及各类抢修装备随时可用。
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公司提前修订应急处置预案,梳理12类典型故障流程,组织3轮桌面推演。
02 暖心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便民服务点成景区亮丽风景。国网天水供电公司在两区五县设置7个“连心桥·光明驿站”,128名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轮班值守,提供充电、雨衣雨伞借用、路线咨询等服务。
在麦积山景区,志愿者们不仅提供电力服务,还化身“旅游向导”,为游客推荐本地特色美食。
绿色出行保障无忧。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充电保障成为重要环节。国网清水县供电公司对辖区内7处充电桩设施开展为期3天的专项检查,重点排查设备老化、线路松动等隐患。
工作人员在各充电桩站点张贴台区经理“小贴士”,标注联系方式,搭建“零距离”沟通桥梁。
特色服务融入细节。在秦安县,供电公司推行网格化服务,组织台区经理联动社区、村委网格员,及时掌握人员流动情况,提供定制化用电服务。
对热门景区,建立“一对一专属对接”机制,建立“10分钟响应、30分钟处置”应急流程。
03 全天候坚守,保障电力稳定供应
双节期间,天水供电公司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守护电网安全。
电力调度中心全天候监控。深夜11点,电力调度中心依旧灯火通明,调度员们密切监视负荷变化及设备运行情况。
双节期间,该中心值班力量增至日常两倍,运行、检修、技术支持人员协同作战,让电网运行全程可控。
电费核算保障“零间断”。当人们享受假期时,电费营业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坚守岗位。
他们主动加班加点,全神贯注分析数据异常原因,仔细核对每一项数据。
截至10月3日22点,双节期间电费发行工作全部完成,电费回收工作也顺利推进。
雨中巡检不松懈。在甘谷大象山景区,阴雨绵绵给供电保障带来额外挑战。供电公司每日安排专人对景区配电房、步行街餐饮商铺等游客密集区域的电力设施开展红外测温,细致排查线路老化、配电箱进水等隐患。
即便遇上阴雨天气,运维人员也丝毫没有懈怠,穿上雨衣穿梭在设备区,逐个检查开关表计、开关机构箱。
截至10月8日,天水双节保电工作实现电网运行稳定,重点景区及周边供电可靠率达100%。
从麦积山到伏羲庙,从古城街巷到乡村田野,可靠的电力供应让游客在雨中依然能感受“羲皇故里”的温暖。
天水的实践表明,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公共服务保障。当电力守护者点亮万家灯火时,他们也在点亮一座城市的文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