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在接见阿根廷总统米莱的时候,特朗普再次提到了中国,他对米莱说:中美的关系应该能够恢复正常,但是如果不能,那也没什么。

这种变化也许可以说明,特朗普有可能在幻想着最坏的打算了。
最近的博弈确实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仔细分析,其实特朗普对中国的核心诉求,无非就是两个:
第一,放开稀土管控,他要敞开了买;
第二,希望我们继续购买以大豆为代表的相关美国产品。
但这两个诉求,我们恰恰一个都不能答应。
先说稀土,对稀土进行管控,绝对是大杀招,这种招数不是轻易用的,但只要用了,就肯定是一发不可收。在我们进行稀土管控之后,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其他国家,一定会拼了命地想办法重新建立自己的稀土供应链,哪怕咱们同意了恢复供应稀土产品,他们也会想办法重建供应链的。
被修理的一方都会想:你能修理我一次,就会修理我第二次、第三次。我可以被你卡一次脖子,绝对不可能被你卡第二次。
所以,稀土管控这种级别的大招,咱们也只能用一次。既然只能用一次,那就一定要用得彻底,用这个大招换取我们最大的利益,也要用这个大招为我们争取最多的时间。
再说大豆,肯定也是不成立的。美国自己的关税政策,导致他们的大豆已经背离了市场规律。美国对我们收高关税,我们肯定也是要收对等关税,这样一来,我们购买美国的大豆,总体价格肯定就会提高(关税是一定会附加在商品中的),明显要比巴西、阿根廷的都要贵。
我们的企业一定不会放着便宜的不买而去买贵的。
对于特朗普来说,诉求归诉求,难道他自己心里没数吗,好歹也是个领导干部,这点判断他应该还是有的。
这次接见阿根廷的米莱的时候,特朗普表态:你可以跟中国做一些生意,但绝对不可以涉及军事合作。这其实也是特朗普对所有盟友的底线要求。
他对米莱的这个表态足以证明,他很清楚他的盟友们是不可能和东大脱钩的,所以他也会很清楚美国也是没办法和东大脱钩的。
但有一说一,特朗普对盟友的这个底线要求还是成立的。咱们这边和他那些盟友在军事上进行合作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就两句话:他们的装备,咱们不稀罕买;咱们的装备,也不可能卖给他们。
继续说,既然不能脱钩,那得怎么收场呢?特朗普口中100%关税的起始加征日期是11月1日,还有10天的时间,而10月31日至11月1日APEC峰会在韩国庆州举行的,这应该是最有可能成为转折点的事了,时间对的上,场景规格也够用。

究竟能不能谈得拢?换个问法,特朗普能不能服软?
答:华盛顿时间10月14日消息,美国的众议院对政府临时拨款进行了第八轮投票,结果,还是没有通过。美国政府依然没有钱拿,依然要闭门歇业(截至10月21日,已经19天了,历史最高是2018-2019的35天停摆。目前,市场预测本次停摆超过35天的概率超过65%)。


但我相信川儿能跪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