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诸葛亮会想到什么?
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七擒七纵、三气周瑜、死诸葛吓退活司马、八阵图、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出师表》等。每一个都是经典,每一个都是爽点!
可是当剔除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三气周瑜、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的水分之后,你又能想到多少关于诸葛亮的事情?当然历史中的诸葛亮同样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普通人可以通过课本、常识,模糊记得诸葛亮北伐写了《出师表》、治理蜀国,但这些记忆是碎片化的,远不及演义情节的系统、深刻。
其实很多人更乐于探讨通俗演义中的故事,而非历史本身。
别的不说,单说《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影响力本身就是现象级的。而且它的影视游戏衍生品更是多不胜数,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新旧版电视剧《三国演义》。
以及以三国为题材的游戏,比如《三国志》《三国杀》《真三国无双》等。
据《中国经济报》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第三方数据平台点点数据苹果手机“SLG类手游排行榜”排名前20的游戏中,至少8款将背景设置在“三国”时代,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这些游戏的发布时间分布于2015年—2023年间,覆盖了移动游戏兴起至今的各个时间段。”可见三国的号召力。
而以楚汉时期为背景的游戏,以及影视剧,虽然有,但是数量少,而且热度还低。
跟三国比,数量悬殊,而且楚汉时期更多表现的是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比如京剧《霸王别姬》。
另外,三国期间,将近有百年的时间,而楚汉时期则仅为4年,即便加上灭秦三年,满打满算,也不过7年。而张良又在刘邦战胜项羽后又选择了半隐退,张良可供演义的内容量远远低于诸葛亮。
蜀汉中后期,刘备死后,诸葛亮从幕后到前台,军事上的表现有了更多可以演绎的地方,再加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情色彩,以及料事如神、锦囊妙计带来的阅读爽点,虽然鲁迅先生评论《三国演义》塑造的诸葛亮:“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但是却完全符合老百姓的阅读喜好。
而且《三国演义》已经普及到了人人皆可说三国的地步,以致在很多短视频中甚至出现了,关羽未死,张辽提前率八百骑兵,突击孙权为关羽报仇的离奇桥段,而这种视频竟然有十几万、几万的点赞,不知道关羽知道后会不会谢这群人!
三国这段历史,尤其是蜀汉集团,不管是诸葛亮、刘关张、赵马黄都可以拿出来单独成为历史剧的大男主,而这又对于历史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助益。
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诸葛亮,而高中更是把《出师表》当成必背课文,高考中又会经常考到,这就令诸葛亮有着极为广泛的受众以及极深的印象。
虽然高中阶段也会有《鸿门宴》的选段作为必修课,但是张良在其中仅仅作为一个媒介,而非主角,甚至不如樊哙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绝对主角,他代表着正统,合法性。而《史记》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不仅写刘邦的优点,也不掩盖其缺点,所以导致他会存在争议,而项羽悲剧式的结局又令很多人对他充满同情。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便是其中的代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