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组织部发现优秀干部的“秘诀”是什么?

组织部有个关键任务,发现和识别优秀的干部。要是连自己管的干部都不了解,不清楚谁是骨干,那对整个地区或单位的工作开展可太不

组织部有个关键任务,发现和识别优秀的干部。

要是连自己管的干部都不了解,不清楚谁是骨干,那对整个地区或单位的工作开展可太不利了。

不过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也是普通人,每天要处理大量琐碎的日常工作,时间和精力都挺紧张的。

不管是领导还是具体负责干部工作的同事,虽然都想多挖点优秀干部,但实在分身乏术,能用的办法也不多。

先说基础档案。

这些材料容易被忽略,但其实挺重要。

像干部任免审批表、人事档案、述职报告这些,现在有些地方还多了廉政档案、表现档案之类的自建材料。

不过最基础也最有用的,还得数干部任免审批表。这个表由组织部统一管理,干部自己定期填履历汇总上去。

虽然填哪些经历有制度规定,但有些人重要经历不填或者填错,就会让组织对他们的了解打折扣。

再是日常谈话。

和人聊天是了解一个人的好办法。

组织部的人干久了,和干部聊几句、问几个问题,再结合档案和其他人的评价,基本能摸清楚对方的性格、能力和适合什么岗位。

这也是优秀组工干部该有的本事。

谈话有好几种,一种是干部自己聊,比如调研、考察时,一种是聊具体工作,比如跟着领导调研、干部述职,还有一种是评价别人,比如组织部去单位考察,让同事说说被考察对象的表现。

这种“评价别人”的过程,既是看被考察的人,也能看出说话人的见识和水平。

毕竟聊的时候,对方的性格、想法很容易暴露出来。

然后是靠推荐。

熟人推荐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比如开会时,领导或者组织部同事随口说一句“某某挺不错的,有空多了解下”,这人的基本情况很快就会被整理出来给领导看,下次干部调整可能就有变化。

这里面门道挺多。

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的推荐,部长肯定记在心上。

地方党委“一把手”的推荐,基本代表党委意见,也是基层培养干部的成果。

基层“一把手”推荐时,通常还会提前和其他领导通个气。

另外,上级领导的推荐也很有用。

比如你在省厅某个处室,负责的项目和部委对接多,要是工作被部委司局长看中了,他们在调研或开会时随口提一句,效果立竿见影。

最后是看实际成效。

组织部会关注国家重大项目、地区重点工作里的突出干部,比如推动GDP增长、搞精神文明建设、创卫、发展特色产业这些领域的表现。

不过这种方法有点“看结果”。

项目成了吗?被领导认可了吗?

就算项目干得好,具体是谁牵头的也不好说,有时候基层同志忙了大半年,汇报时却是机关牵头部门的人去讲,那功劳可能就被算到别人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