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西峡口战役之六:城破营长逼退逃兵,机枪连长自尽以明志

西峡口上战旗扬,勇士捐躯御虎狼。热血长流青史载,英名不朽永传扬。因为国民党这边对于西峡口战役的资料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由

西峡口上战旗扬,勇士捐躯御虎狼。

热血长流青史载,英名不朽永传扬。

因为国民党这边对于西峡口战役的资料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由高级将领的回忆录组成。史料错漏极多,日期也远不如日军记录的准确。

所以,本人撰写此文时,尽量采用了日文版本《昭和二十年中国的派遣军》的记载,这是目前最详细的一版文献,也能防止小日本抵赖。

1945年3月30日,日军攻破西峡口的这天早上,天气晴朗,肌寒刺骨。

随着,“滴滴滴”的电报声传来,日军的通信中队已经开始架设通信网,并收到了各攻击大队,从第一线打来的“攻击准备完成的报告”。

早上6点,随着“啪勾”一声枪响为信号,日军139联队,第三大队开始对西峡口北关率先发起攻击。

第11中队(大上少尉)为左第一线,

第10中队(松井少尉)在中央,

第12中队(植田中尉)为右第一线,在西峡口北面及东面的台地展开。

日军本部位于第10中队的后方,有点督战队的意思。

北关的城门相当结实,守军也打的非常顽强,日军冲了好几轮都没打下来。

负责防守西峡北关的是69团第三营,营长叫刘昶。这个营只有步兵1个连,重机枪1个连和小炮一个连。

日军派出作业小队打头首先逼近北门,但由于重庆军坚决抵抗无法攀登城墙。

第3大队长冈本大尉气得在后面连喊八嘎,他下令暂时停止攻击,并把攻击重点移向东门。

随后,他又联系了山炮中队长木村正(中尉),利用重炮对北门进行轰击,同样没有炸出突破口。

西峡守军的火力也非常猛烈,日军顶着炮火派出的工兵作业小队伤亡惨重,连个攻城梯都架不起来,更不要说攀登城墙了。

南关这边同样的打的非常激烈,负责攻击南关的,是日军第一大队,还有仲川(少尉)带领的作业小队。

后来,日军在写战报的时候说:他们在西峡口遇到的是一支精锐的“德械师”,守军的机关枪很多,所以日军损失很大。

熟悉西峡历史的都知道,这是哪是什么“德械师”,其实是别廷芳打造的“别械师”。

日军打的最凶猛的就是“和今津”挺进队,中队长是田中(中尉)。负责防守南关的是内乡民团第一团第8营,多次顶住了日军的进攻。

事实上,南关、北关,两边都打的非常艰苦。

从早上6点到上午10点,在连续5个小时的激战中,双方都打红了眼。

直到上午10点,按照日军的原计划,在这个点就要发起总攻了,日军此时还没有取得预想战果。

就在战事陷入胶着的时候,战车第三师团的山路秀男和参谋长向田来到了日军的联队总部。

在日军联队本部,那个参加了夜袭的高桥中尉,提出了一个新的打法。

先是以联队重炮击南关的东南角,吸引民团的注意力。然后再以掷弹筒和迫击炮压制城墙上的士兵,从南门东侧用绳梯攻上去。

山路秀男在这个计划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那就是把重炮抵住南关的城门,进行“抵近射击”。

经常当战犯的都知道一句话:“大炮放平,军事法庭”。

在战场上,一般人都不敢这么干,敢这么干的,后来果然都当了战犯。

眼看日军从早上6点到上午十点的进攻毫无进展,气急败坏的山路秀男提出了一个极其歹毒的做法:把大炮推上去,对着城门进行“抵近射击”。

要知道,如果城门太厚,极有可能就是炮毁人亡的下场。

但是,日军之前在攻打内乡县城的时候,缴获了刘汝明的四门大炮。

用我们自己的大炮,轰开我们的城墙。鬼子这招“杀人诛心”,相当的卑劣。

计划制定以后,日军的临时联队长山本三四郎下令,让正在轰击马头山的炮兵中队调转炮口,集中攻击西峡口的南关东南角的城墙。

等到守城的我军将士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之后,日军又用密集的掷弹筒和迫机炮,压制城墙上火力点。

日军的第11中队,联队炮及大队炮等集中火力的掩护下向南关的东门逼近。

上午10时05分,日军把大炮推到了城墙下,对准城门用“零距离射击”的方式。

一发炮弹就把东门打飞,就连老城墙也跟着塌了一大块。

日军的鹈川中队,从南门东侧用绳梯攻上去。紧跟着突进小队,在大坪(中尉)的带领下,也跟着冲进了进来。

日军作业小队也用准备好的梯子渡过护城河,冲进东门。

西峡北关这边几乎是同时被日军攻破,在大队炮木村正(中尉)的支援射击下杀到城门下。

日军的迫击炮中队长谷川(中尉)同时在北门外30米的民房上架设了迫击炮,对城楼进行轰炸。

日军安原武三郎(少尉)指挥的作业小队,首先跳到城门死角,顺着准备好的绳梯上去,占领了北关城墙。

一个叫前田的日本军曹,他指挥的机枪分队便立即从破坏口冲进城内,并跑上城墙,对城内防守的士兵展开猛烈射击,摇动着太阳旗表示已确保城门。

根据内乡县民团第1团第8营第1排排长徐振立先生(丁河人1918年3月出生)的回忆:

东门被日军山炮炸塌,守城的民团的士兵开始纷纷溃退。

这时候,23师第69团第3营营长刘昶用枪逼着民团8营营副庞华斋:“谁退就枪毙谁,坚持一小时我们的飞机就会来到。”

庞华斋怯于压力,让特务排上。但士兵无心恋战,只顾逃命,特务排上去了4个人,看到日寇成股像洪水一样朝城里涌来,放了几枪,就急忙退下来。

紧接着,南城东门也被日军用山炮轰开,城堰被炸塌。日军用梯子渡过护城河,从突破口冲入城内,民团官兵见势不妙,纷纷向西门逃去。

在回忆录当中记载,机枪连长孙钦鹤通知各处兵力向北城集中,继续抗击日军。结果,在营长在内,防守的部队全部都逃走了,孙钦鹤饮弹自尽。

日军这样写道:城璧上已经被打的坑坑洼洼,重庆军的反击依然非常猛烈。在西门30米一带的农舍中,依然有阻击部队进行射击。

更多的守城士兵,选择了打开西门逃跑。

攻打南关的日军,追击到西门的二道河的河滩之后,开始整顿队伍。

攻打北关的日军更加疯狂,第12中队在日军大队长冈本的带领下,对守军进行了追击,到下午15时直接追到庞家营(西峡口西北2公里),遭到前来接应的第23师其中一部的顽强抵抗,追击的日军不得不停了下来,直到深夜,双方依然在原地进行对峙。

根据31集团军司令王仲廉的回忆录记载:至3月31日凌晨,3时左右,西峡口方向的枪炮声逐渐沉寂。西峡口奋战两昼夜之久,遂告失陷,刘营长等亦壮烈成仁。

西峡口虽然最终失陷了,但是我军后来专门组织过“西峡口反击战”,下回再说。

评论列表

用户56xxx07
用户56xxx07 2
2025-10-09 15:52
1945年还被日军压着打,国民党军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