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机构给我发的‘橡皮作弊器’我就没用,我虽然带进了考场,但是靠自己的实力应聘上的,不然考试过程中就把我抓住了。结果在和银行签劳动合同的前夕,我却接到通知被清退了。”近日,24岁的湖南衡阳小伙小王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他听警方说,与自己有相同经历“花钱找机构”的应聘者还有107人。
>>“机缘”——小伙毕业两年前途未明,母亲称在银行办业务时遇“机缘”
“我已经交了的9万元,是我妈妈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她身体不好还在吃药,就是想让我有个安稳工作,不要再四处求职碰壁了。”小王在电话中声音低沉。
小王告诉记者,他2019年考入一所本科院校经济管理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2023年考研失利,毕业后找工作也屡屡受挫,此后他在考公、考编、考研、找工作几大难题中来回踱步,还没有明确人生方向。
“转机”出现在2024年。小王说,其母亲在一家湖南衡阳农村商业银行线下办理业务时,主动与该行的一名银行客户经理闲聊,过程中被对方透露,有一条“特殊途径”——只需给跟银行合作的第三方机构支付一笔培训费用,就有机会进入银行体制内获得正式工作。随后,一位自称与银行关系密切的“第三方机构”人员与小王取得了联系。
>>报考——考研等成绩期间,找机构参加银行招聘考试
“添加微信后,对方自称是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内部人员,并明确给我说可以操作进入银行系统,此外还给我发送了很多他们的成功案例。由于不了解此机构,我当时就没太当回事。”小王回忆说。小王和该人员2024年5月的聊天记录显示:对方称“你先自己去考,笔试要是考过去了,面试我来给你搞定。”此后还发送过多个关心的话语,但小王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复。此后,他选择备考研究生。2025年3月,在小王等待研究生录取结果期间,因担心再次落榜,便想着再看看找找工作,期间他看到了衡阳农村商业银行的招聘公告,此时他想起了这个“第三方机构”。小王说,在对方“笔试面试都能操作,名额已内定”的承诺下,他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了考试报名,并于4月2日在长沙市湖南天翼星智能测评中心参加了笔试。
>>“作弊”——笔试时携带“有屏幕的橡皮擦”进考场,通过笔试后给机构转账9万元小王回忆,笔试形式为机考,笔试后现场出成绩,成绩合格者随即进入面试,考试时间为一天。进入考场前,该机构给他发放了一种特殊的作弊工具。“那是一个很像橡皮擦的东西,上面有微型屏幕,可以看到答案。机构的人让我装进口袋带进去即可。”小王说,机构称已与监考人员“打好招呼”,不会出问题。
“笔试全是机选的客观题,小橡皮上的屏幕会给我提供关键词,根据这些关键词就能选出答案。因为机选题目顺序随机,所以小橡皮上的答案并非完全准确,再加上考试确实不难,我就没咋用那块橡皮。”小王自嘲说,自己其实是凭实力考了全场较高的分数顺利通过笔试,他母亲如约给机构付款9万元。之后该机构还想在面试环节继续收费,还提出考生可以穿着他们提供的西装进场。小王介绍,笔试分数较高给了自己信心,他最终选择自己参加面试并成功通过。随后,他经历了体检、公示所有环节,“衡阳农商银行2025年员工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信息中显示了自己的名字。小王说,好事接踵而来,他之后又收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但想着能入职银行是难得的好工作,就将已考上的研究生转为非全日制,只等银行通知入职。
>>事发——突遭异地警方“问话”,被银行“清退”后“中介费”难退回
“看来想走捷径,真是害人啊!”小王懊悔地说,2025年5月初,他在老家突然收到浏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电话,要求他配合一起案件的调查。
在谈话过程中,小王说自己向警方承认确实将橡皮带入了考场,但未使用。他进而了解到此前那个“第三方机构”因被人举报,已被浏阳市警方立案侦查,机构人员被抓,其运作的“潜规则”也随之曝光。之后,警方根据机构提供的名单,找到了包括小王在内的应聘者,据说应聘者给中介结构支付金额从6万到35万不等。
9月10日,在小王的入职公示将近3个月之际,衡阳农村商业银行联系到他,以在考试中存在“问题”为由,要求他“主动退出”,进行清退。随后小王私下又了解到,和他有同样找机构经历的同事,均已于9月前后被清退。
“他们说我作弊,但我要他们拿出监控视频等直接证据,他们又拿不出来。”小王对自己的经历感到很憋屈,“我是口袋里装了橡皮擦,但我在考试过程中并没有使用,现在所有流程都走完了,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小王说,他希望机构能给他退还9万元费用,但如今对方却已失联。
>>回应——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警方已对违法人员采取相关措施
10月11日,记者根据报案情况,以报案人的身份联系湖南浏阳农村商业相关部门,一工作人员表示,其本人未直接收到过关于此事的正式举报,“这个事情我有所耳闻,应该是已经有相关部门在跟进调查了。如果情况属实,这类事件会由相应的行政或司法部门按照相应程序处理。”
下午2时许,记者联系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官方电话询问情况,一客服人员表示,建议向衡阳市农村商业银行咨询此事,并表示各地市银行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考试由其自行组织。下午3时许,衡阳市农村商业银行相关部门回复记者称,他因近日才到达此处工作,因此尚不知情,需询问后再回复。截至记者发稿,未见回复。
根据小王提供的线索,记者从湖南衡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其公司于6月19日公示的拟录人员中,确实存在已拟录取但未入职的人员,并明确了该人员的姓名,对于未入职的原因是否因涉嫌考试违规?该工作人员称不清楚,“拟录公示和正式录取有很大的区别,具体原因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没入职,我在单位没见过他。”
随后记者联系涉事男子询问情况,他虽未否认自己曾向录取机构交款,但拒绝透露相关信息,“事情已跟我没关系了,请别问我了。”他说。
10月13日上午,记者从浏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了解到,此案涉及考生确为108人,起因系浏阳警方在一场考试中发现有考生作弊,目前已对违规违法人员采取了相关措施。具体案情暂未公布。
>>说法——考生自身存在重大过错费用难退还,若警方追责考生还会受处分
对于小王的遭遇,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付建律师指出,小王与“第三方机构”之间达成的“付费操作入职”的协议,其目的是通过作弊等非法手段获取工作机会,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和招聘考试的严肃性,属于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该协议自始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因无效协议的收款,原则上应予退还,但由于小王及其他考生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实际能否全额退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付建表示,对于小王及其他通过“特殊途径”支付高额费用企图获取银行职位的考生而言,其行为不仅违背了考试公平原则,也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鉴于其自身行为的违法性,考生还需认识到,其不仅可能无法全额追回款项,还可能因其考试作弊行为面临相关行政或纪律处分(如记入诚信档案等)。
他呼吁,企图通过“潜规则”获取工作的行为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其教训深刻。法律虽原则上保护公民财产权,但对于因自身违法行为导致的损失,其追回的权利将受到限制。此案也警示所有求职者,诚信应试、守法求职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