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loro piana”?

在奢侈品羊绒领域,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那些声名显赫的海外品牌,如Loro Piana、Brunello Cucinel

在奢侈品羊绒领域,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那些声名显赫的海外品牌,如Loro Piana、Brunello Cucinelli,大多是家族企业;而中国的羊绒产业虽占据全球产量的巨大份额,却鲜有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品牌。这背后,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差异,更是文化、时间与传承哲学的较量。

一、海外奢侈品羊绒品牌:家族经营的百年根基

海外奢侈品羊绒品牌能屹立百年,其家族化运营模式是其核心优势,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的沉淀与技艺的代际传递

这些品牌通常经历了数代人的精心培育。以意大利品牌Loro Piana为例,其家族自19世纪初便从事羊毛贸易,并于1924年正式成立公司,传承至今已有六代。COLOMBO品牌同样已传至第四代,继承人Luigi Colombo和他的妹妹Maria Luce Colombo从小在面料工厂长大,对每一种面料都如数家珍,甚至能详细讲述50多年前生产的面料细节。这种代代相传的知识,使得对顶级原料(如骆马绒、小山羊绒)的甄选标准和复杂工艺得以**毫无保留地积累和延续**,这是非家族企业难以企及的。

2. 价值观的长期主义与“慢”哲学

家族企业往往更倾向于**超越短期财务回报的价值观传承**。Loro Piana的Pier Luigi Loro Piana曾强调:“品质是我们公司的命脉!”即使在公司被LVMH收购后,他依然坚持认为品牌不应为追求规模而牺牲品质。COLOMBO的继承人Luigi Colombo则认为:“奢华并非只关乎外表,它是一种含蓄地通过对品质的追求和对品牌的忠诚来满足自我的方式。”这种对产品极致的追求,在COLOMBO家族中表现为对骆马绒这种顶级材质的坚持。他们使用来自安第斯山脉的骆马绒,一只成年骆马每两年仅能产出250克可用纤维,而一件大衣就需要25-30头骆马的绒毛。这种对“慢工出细活”的坚守,正是奢侈品灵魂所在。

3. 人与土地的深情:社区共生与工匠生态

许多意大利顶级羊绒品牌深深植根于其发源地。例如,LUBIAM品牌一百年来始终与曼托瓦这座城市紧密相连,甚至在工厂内为员工子女建立了超过70年历史的幼儿园,并提供购房无息贷款,形成了独特的“LUBIAM乌托邦”。这种**对家乡的忠诚、对员工的关怀,构建了一个高度稳定的工匠生态系统**,确保了技艺传承的人文环境。品牌与当地社区的这种共生关系,为产品的“灵魂”注入了机器无法复制的温度。

二、中国羊绒产业的现实图景与突破尝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羊绒产国,全球70%的羊绒产自中国,尤其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被誉为全球最优质羊绒的出产地。然而,中国羊绒产业长期徘徊于价值链的原料供应和代工环节,品牌化之路挑战重重。

1. “家族”的缺席与“企业”的主导

与意大利百年羊绒家族相比,中国现代羊绒产业的品牌化进程更多是由**现代化企业,而非多代传承的家族**来推动的。例如,鄂尔多斯集团在2016年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品牌重塑,将单一品牌拆分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和客群的五个独立品牌,如定位奢侈的“1436”、主打经典舒适的“鄂尔多斯1980”等。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基于市场调研和消费者洞察,是典型的现代企业品牌管理思维。

2. 新锐品牌的崛起路径

近年来,一些中国羊绒品牌开始探索高端化甚至奢侈品化的路径,它们的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性:

“藏里羊”的“极致原料+文化叙事”:这个品牌将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独特的原料——西藏阿里海拔5000米雪山的“藏里羊”羊绒,其纤维直径仅为14微米。品牌巧妙地将深厚的藏区文化底蕴注入时尚设计,并借助巴黎时装周等国际舞台提升品牌形象。其创始人李建红更是明确提出要打造“中国的Loro Piana”。

“三只小山羊”的“供应链优势+新渠道驱动”:品牌创始人杨玉勇拥有多年为国际奢侈品牌提供生产服务的经验。他利用积累的供应链优势,主打“14.5微米细度小山羊绒”理念,并通过抖音等新兴电商平台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其模式更侧重于**供应链整合和精准营销。

三、中国出现奢侈品羊绒品牌:时间与“家族”的辩证关系

中国能否诞生真正的奢侈品羊绒品牌?答案并非在“时间”与“家族”之间二选一,而是二者的辩证统一。

1. 时间:奢侈品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时间是奢侈品品牌无法绕开的门槛。它不仅是技艺熟成、风格沉淀的过程,更是品牌故事积累、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无论是Loro Piana的百年传承,还是鄂尔多斯近四十年的发展,都印证了这一点。中国的品牌需要耐得住寂寞,抵抗住短期利益的诱惑,用时间去打磨产品和叙事。

2. “牛逼的家族”:一种精神而非血统

这里的“家族”可以超越纯粹的血缘定义,升华为一种 “创始人精神”和“内核价值观的守护者” 。它可能是一个血缘家族,如那些正在努力传承的创始人们;也可能是一个由核心领袖带领的、具备“家族气质”的团队。这个“精神家族”的核心使命,是成为品牌价值观的“守夜人”,确保在任何市场风浪面前,都不背离对极致品质、工艺美学和人文关怀的追求。

3. 最终的融合:在时间中锻造“精神家族”

中国并不缺乏顶级的羊绒原料和制造工艺,鄂尔多斯集团就认识到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原料和全产业链的优势”,并持续投入建设自建牧场和实验室。它所欠缺的,是将这些要素通过一个历久弥新、一以贯之的价值主张**进行升华和表达。

这意味着,中国的羊绒品牌需要**在时间的维度上,有意识地培育和塑造这样一个“精神家族”。无论是通过血缘继承,还是通过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来确保核心价值的传承,其目标都是一致的——让品牌拥有一个超越时代的“灵魂”。

因此,对于中国羊绒产业而言,时间是培育奢侈品品牌的土壤,而一个具有远见、定力和传承精神的“家族”(无论是血缘还是精神意义上的),则是那颗至关重要的种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中国的品牌能够用几代人的耐心去讲述一个关于极致、美学与传承的故事,并有一个强大的“内核”来守护这个故事不变质时,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奢侈品羊绒品牌自然会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