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第一次见上海53㎡的房子,居然有3室2厅,还一点都不拥挤,晒晒!

在上海待过的人都懂,“老破小”这三个字自带烟火气的痛点——楼梯间堆着旧自行车,厨房窗户对着隔壁楼的阳台,卫生间小得转个身

在上海待过的人都懂,“老破小”这三个字自带烟火气的痛点——楼梯间堆着旧自行车,厨房窗户对着隔壁楼的阳台,卫生间小得转个身都能碰到马桶盖。可53㎡能改出3室2厅?我上周帮朋友看老破小的时候还在吐槽:“这面积也就够个两口之家,有孩子了得挤成沙丁鱼。”直到看见这个案例,才发现不是房子小,是我们没把空间“掰碎了用”。

上海的房价有多狠?

外环外的新房均价破8万,53㎡的老破小总价能比新房省出一套装修钱。

可买老破小最怕什么?

怕“看着大,用着小”——比如原户型的两房,次卧小得只能放一张单人床,孩子上小学后连书桌都摆不下;卫生间湿区大得浪费,干区却没位置,早上一家三口抢厕所能急出一身汗。但这个改造妙就妙在“拆墙不是为了变大,是为了变‘对’”:把卫生间的湿区缩窄,腾出来的空间做餐厅,既解决了“吃饭得端着碗在客厅沙发上凑活”的问题,又让洗手台离餐厅近——孩子饭前洗手不用跑远,大人端菜也不用绕路,这不就是把“无效空间”换成了“高频使用区”?

还有次卧的改造,把墙往客厅推了一点,做了榻榻米——你可别觉得榻榻米老气,现在的榻榻米都是“收纳+睡觉+学习”三合一:抽屉里能放孩子的玩具和换季衣服,上面铺个床垫就是大床,旁边加个小书桌,孩子写作业不用再搬个小桌子挤在沙发旁边。我同事家就是这么改的,她说“以前孩子总说‘妈妈我没地方放积木’,现在榻榻米下面能塞3箱,再也不用每天捡积木捡得直腰背痛”——你看,这不是“挤”,是“把每一寸空间都用在了刀刃上”。

最戳我的是书房的设计,用了长虹玻璃推拉门——既不会像实墙那样把空间堵死,又能保护隐私。

现在是学习区,夫妻俩加班能在这里用电脑,孩子画画也有地方;等二胎出生,直接加张单人床,就能变成儿童房。

这不比“为了二胎换房”划算?换房要花几百万,还得重新装修、适应新环境,改造只要几万块,一周就能搞定——对于普通人来说,“可变空间”比“大空间”更金贵,毕竟日子是慢慢过的,需求是慢慢变的。

再说那些细节,比如玄关柜底留了15cm的空——你有没有过“下班回家弯腰开鞋柜,结果钥匙掉在地上”的崩溃?留空之后,直接把拖鞋踢进去,打扫的时候扫拖一体机直接钻进去,比落地柜干净10倍;还有洗衣机烘干机嵌入在玄关侧面——靠近厨房的排水系统,不用再拉很长的水管,也不会占阳台的位置,要知道上海的阳台大多是“生活阳台”,放了洗衣机就没地方晾衣服,嵌入设计直接解决了这个痛点。

现在网上好多人说“老破小是穷人的奢侈品”,我觉得不对——老破小是“会过日子的人的奢侈品”。你想啊,同样的钱,买新房只能买外环外的两房,买老破小能买内环内的学区房,改造一下还能塞下3室2厅,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大人上班能少挤半小时地铁,这不比“为了大房子住到郊区”香?

还有人说“53㎡的3室2厅肯定挤”,其实根本不会——比如客厅的沙发是浅灰色的小户型款,不占地方还软;次卧的窗户很大,阳光能照满整个榻榻米;书房的整面墙收纳柜,现在放书,以后放二胎的衣服,完全够用。你说,房子的“拥挤”从来不是面积小,是“没用对地方”——比如把大沙发换成小沙发,把落地柜换成嵌入式衣柜,把没用的湿区改成餐厅,这样的53㎡,能不宽敞吗?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是你,会选上海53㎡的改造老破小,还是外环外60㎡的新房?

你觉得“房子的幸福度”是面积决定的,还是设计决定的?反正我选前者——毕竟,有烟火气的家,比“大而空”的房子,温暖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