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闲聊楼市,福州到底要跌到多少?

最近楼市话题不多,闲聊一下,水一篇。跌跌不休的二手最近有个群友问群主,有没有觉得现在的楼市很无趣?个人感受确实如此,近一

最近楼市话题不多,闲聊一下,水一篇。

跌跌不休的二手

最近有个群友问群主,有没有觉得现在的楼市很无趣?

个人感受确实如此,近一年的楼市,无非就是二手房跌跌不休,每个楼盘,每个区域,要水都能水一篇。

标题《XX暴跌》,《XX房价跌回X年前》等。

这个XX已经不是特指所谓的远郊,而是福州大部分区域都能上榜。

简单看看最近的beike成交:

上次刚说完祥浦苑是这几年少有高于当初开盘价的次新。

结果最新的成交,高层90平已经来到2.36W,与当初的开盘价基本持平。

当时项目开盘,售楼部挤满人,旁边一片废墟,甚至没有所谓的中介带看,置业接待,只有一堆人在那里办理材料登记。

随后破纪录的摇号人数,做到日光,交房后破3W的成交,如今也回到了开盘前。

世欧王庄AB区,这个楼盘的记忆点不少,亲戚买了大户型,已经跌破当初的买入价,王庄AB区一直算是上一代老人觉得不错的项目。

10年前同学老妈,集资暴雷,世欧王庄的房子被拿来出售,表姐还想接手,最后怕债务牵连作罢。

虽然项目一直跑输市场,但是高峰期也一直在3W+,配合大户型的起步门槛,总价一直在400W以上。

虽然超高层住宅,户型差,公摊大,玻璃幕墙被诟病,不过去年去王庄感觉保养的不算太差,楼栋大堂,电梯厅等,还是有自身的格调。

只不过如今的成交价1.88W,高层,这放在3年前只能是旁边的安置房(数字庄)的价格。

没想到,这个位于二环内生活气息浓厚的项目,居然跌回10年前。

融侨宜家,朋友4年前买了旁边的林语墅,印象是单价1.2W-1.3W,当时的融侨宜家单价差不多在1.5W左右。

更早的时候单价甚至突破1.8W,套房租金在1000多,开出租车的司机闲聊说买这里都赚了很多。

如今的价格,同样是跌回了10年前。

如果当初没有出手的业务,大概率也是坐了趟过山车。

这就是目前的二手市场,随意打开近期的成交,不管是哪个地方,对比前几年都是暴跌。

特别对于远郊板块,大部分已经没有流动性,所谓的成交价,也不具备参考意义了。

苦中作乐的调侃

相比于这无趣的楼市,群友的互相调侃反而稍显乐趣。

金地哥最近问楼主,二手市场还要跌多少?

群主觉得跌的差不多了,后面已经是流动性的问题了,金地哥回复他觉得还要跌25%。

这个当初把保利香槟拉到3.6W的男人,如今只剩下每日因股票涨跌,在群里今天我爱祖国,明天克*撒。

现在的群话题,变成了大家调侃当初高价接盘的房子。

回忆2021年的时候,刚做自媒体,南二环横空出世,简单拉个群,就有不低于20个群友买入。

那时候的养云一期开盘,发篇文章,就有10多个养云潜在买家加好友要进群。

现在的市场,一个500人的群,一年下来买房的可能只有不到5个,剩下都在唱空市场。

这就是目前的市场,连喷都没有对手盘。

数据的争夺

对于新盘市场,少了闽系的存在,市场的热点一下子消失了,当初群体攻击中骏热销海报造假,一去不回。

再后来的融信、世茂、恒大,每次开盘都有各种雷点吐槽。

这样无聊的市场,连想靠黑来公关,也没了市场了。

取而代之的营销只剩下所谓的销冠之争。

比如年中销冠,在最后一天,某楼盘把商业集中网签,一举超越对手。

亦或者就是长时间蓄客,随后集中网签,拿下当月销冠,实际也不过50-60套。

试想在2021年初那会,开盘没有网签个百套以上,都谈不上什么销冠。

只能说相比于当初的各种营销手段,现在的市场看上去更理性了,但是也更无聊了。

争议的价格

最后,简单回顾楼市,2018年见顶,楼市政策打压市场,市场开始降温,楼盘出现分化,当时部分项目开启摇号,受备案价限制。

2021年福州楼市迎来最后的一个巅峰,新盘全部溢价上市,备案价的限制依然不够,捆绑+加价成为现实。

当时楼主还呼吁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因为疫情停摆的摇号,继续施行。

只不过随后的市场降温,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当中的房企暴雷,保交楼等,成了稍微的记忆点,随后国企进场兜底。

相比于以往民企的砸盘甩卖,国企的新盘看上去价格稳定不少,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二手市场迎来跌幅最大的时候。

不做数据了,仅凭记忆,2024年至今,应该是二手跌幅最大的时间点。

现在国企新盘开始全面做改善,定价普遍不低,清一色的下层会所,风雨连廊,转角L窗。

在更好的新规下,价格并没有随着市场大幅下跌。

大部分比周边老旧二手都要高出近1W以上,个别夸张的甚至高达2W。

这些高溢价,仅仅通过公区的包装就能卖到吗?

实际这些公区的造价均摊到每户身上的成本可能不到2K/平,但是溢价可能是5K/平。

加上后续的管理,大概率很多是外包出去收费使用,所以实际的体验可能仅限于售楼时期。

这就是目前的新盘市场,二手你跌你的,新盘我卖我的。

救市的后续

题外话聊聊救市,以前每年都有想法预估一下明年市场会如何,是否会反弹之类。

后来几年都没这个想法了。

这一年的救市政策,看上去也已经乏力,毕竟经济才是风向标。

楼市如何,看看自己身边的就业、消费环境,其实也能知道。

这几年的市场,也是这几十年里面,政策变化最快最狠的时期。

只不过以前都迎来了反弹,这一次却始终等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