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本来打算同第一次一样,当天来当天走。
但事有凑巧,贾母得知来了个乡下老太太,让她前来闲谈。
刘姥姥见过世面,得知贾母想听乡下新鲜事,于是绞尽脑汁编了许多趣闻,引起大家的好奇。于是贾母主动请她留下。原文写道:
贾母又道:“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去。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头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你也算看亲戚一趟。”
贾母开口,王熙凤马上跟进,也忙留道:
“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罢,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
就这样,刘姥姥带着板儿住进了荣国府。
白天大家可以在公共场合相处,那么晚上刘姥姥和板儿住哪里呢?
很多人以为,王熙凤会安排住在仆人婆子们空余的闲屋里去。
作为荣国府的大管家,王熙凤确实要处理很多人的衣食住行。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刚刚见面,王熙凤就安排了下人的住处。原文这样写道: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从这个细节可知,林黛玉带来的人,住的是下房。
刘姥姥怎么尊贵也尊贵不过林黛玉。所以,若按常理,王熙凤出面安排刘姥姥,也会安排在普通的下房里。
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刘姥姥没有住在普通的下房里,而是住在贾母的“地盘”上。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对此有过详细记录:
刘姥姥越发感激不尽,过来又千恩万谢的辞了凤姐儿,过贾母这一边睡了一夜,次早梳洗了就要告辞。
刘姥姥到贾母这边怎么住呢?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贾母过生日时透露,她居住的所在是荣庆堂。
荣庆堂应该是一个建筑群,这里经常举行家宴、听戏、说书、猜灯谜等家庭聚会活动。宝玉、黛玉、宝钗、三春等姐妹们也常环绕在此,承欢膝下。
在里面居住的人员除了贾母,还有大小丫环和婆子们,这些人员随时变更,有增有减。
外来人员,比如林黛玉、史湘云、薛宝琴以及贾母过生日时留下的四儿和喜鸾都在贾母这边住过。
所以,刘姥姥带着板儿晚上住在荣庆堂的空屋里。
王熙凤为何这样安排?
最重要的奉承贾母。这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俗话说“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贾母的态度是风向标。白日里,贾母亲自作陪,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玩得十分尽兴。这明确传递了一个信号:“我喜欢这个老太太,我今儿高兴。” 王熙凤作为贾母肚里的“蛔虫”,立刻精准地捕捉并放大了这个信号。
贾母的荣庆堂有空屋,她让刘姥姥在贾母这边留宿,相当于告诉贾母:“您看中的客人,我绝不敢怠慢,给予了最高规格的接待,连住宿都安排在您院子里,让您老人家放心。” 这是奉承,让贾母舒心。
从刘姥姥身份看,初来是王夫人、王熙凤娘家那边的“穷亲戚”,但被贾母挽留,成为“贾母的客人”。所以住宿安排,要围绕贾母来进行,这样才合乎礼数。
当然,王熙凤这样安排,还有一个好处:大观园里住的都是未出阁的小姐和宝玉,绝无可能让一个乡下老婆子进去住一晚。贾府男宾、女宾各有客房区域,但刘姥姥身份特殊,既非贵客,也非仆役,安排在哪里都略显尴尬。“过贾母这边安歇” 成了一个最省事、最得体、也最显重视的选项。贾母院中有专门的丫鬟婆子值夜伺候,方便照应,也不会打扰到贾母本人休息。
所以,王熙凤安排刘姥姥去贾母处睡,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完美表演”:
对贾母,是极致的奉承与讨好;对规矩,是精准的匹配与遵守;对刘姥姥,是给足了面子与实惠。
对刘姥姥来说,能与睡在贾母院子里,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这对她来说,可能比得到那些银子和东西更让她感到荣幸和自豪。
掩卷深思,刘姥姥的的居住之所,远远超越了睡眠本身。
它映照出贾母的怜老惜贫,也折射出王熙凤的机变逢迎,最终成全是刘姥姥作为一个乡下老妪所获得的、超越阶层的温暖与尊重。
夜晚降临,刘姥姥与板儿安息在荣国府里,酣声响起,内在的人情温度也会慢慢弥漫开来,成为她和板儿一生最深刻的记忆。